人民币“汇改”一周年,我为什么依然不看好?


  今天,“811”汇改一周年,各大媒体都在纷纷唱好,而人民币汇率也挺“给力”升值了275点,延续了最近半个多月的反弹走势,市场均揣测这代表了央行对汇率维稳的决心。

  今天的275点升值,好似给“811”汇改一周年专门鸣发的烟花,但烟火是稍纵即逝的,我的内心依然不甚乐观。

  我们的市场,总是对行政意志充满了迷恋,总是动不动渲染一种“民族情绪”——但是,市场永远是市场,市场永远是逐利的,只有逐利的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只有包容、鼓励逐利的市场才是真正意义上“道德”的市场(哈哈,当然必须是合法合规的)。

  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是,对人民币中期的走势(3—5年左右),我的客观认识,人民币可能还存在贬值20%以上的空间。

  不要动不动拿“不爱国”之类的大帽子压人,如果什么都要以这些所谓的政治正确为导向,那么,对中国经济、中国金融的趋势判断,就不需要研究者了,只需要宣传员就行。

  一国货币的走势,在稍微拉长的区间里,最为核心的判准参照是经济增长(关健是经济增长质量),这是绝对的正向关。也就是说,经济表现好,汇率将会升值,经济表现不好,汇率有可能贬值。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判准参照,不要拿计划经济、或半开放经济说事。

  我为什么坚定地认为,人民币中期还在较大幅度的贬值空间呢?

  1、我国经济的债务率企高,我们现在的债务总额是180多万亿,债务/GDP比值的是260%,已经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绝对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列前位。

  2、我国商业银行的坏帐率在上升,截止今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坏帐率已达到1.75%,不良贷款余额也已高达1.4万亿,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均大幅上升了一倍。而如果再算上“关注类贷款”,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坏帐率可能已经高达5%以上,部分激进型的商业银行,坏帐率则更可能已经高达7%以上。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很恐怖的,要知道,我们现在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仅为13%,再这样下去,有些商业银行的防波堤势必会遭受强大冲击。

  3、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我们的M2增速均大幅高于M1,这代表资金对未来经济有信心。但是,最近一、两年,我们的M1增速却已经反超M2,现在M1增速更是已经高于M2整整12个百分点(M1增速25%,M2增速却仅为13%),这表明资金对未来经济严重缺乏信心,中国经济已经明确进入“金融空转”的时代。

  在债务率企高、银行坏帐率急剧上升、资金脱实就虚之下,我们究竟有什么理由,对人民币的中期走势保持信心呢?

  当然,也有人认为,现在的全球经济,是整体不行,而不是单单中国在向下走。这是句实话!现在,发达经济体里面,好像仅有美国经济一枝独秀,新兴经济体里,好像也仅有印度的经济表现较为亮眼。

  但是,与同样不振的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有两点不一样,一是我们是从高速增速切换到中增,别人也许是从中低速增速切换到低速,大幅度的急速换档,这就如同开车一样,你陡然从5档切换到2档,本身就很容易产生“晕车”效应;二是诸如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已经比较稳定,但是,我们原有投资依赖式的经济增长,我们原有过度侧重制造加工业的经济结构,在新经济时代到来之下,将注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完成转型。

  不要因为近期人民币的反弹,而对中期走势过度乐观。当前人民币的短期反弹,二是最近一年大幅贬值之后的必然调整,二是欧洲多国再次进入降息潮,这是解释人民币短期反弹的主要判准,而不是什么中国经济转好之类的——长期来讲,中国经济的转好,人民币进入结构性的反转,当然,我是有信心的,但是,更要决策者有决心,深化改革的决心!!!

  最后,差点忘了告诉网友们,最近两天,我买了些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