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杂议10——变革的实践


 

变革的实践

变革的实践

变革是人应用信息、改变事物、检验认识、深入感知、丰富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能、改变素质、提高本领的途径与过程。变革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盲目的,有时能够预期发生的变化,是属于驾驭性的变革,有时难以预期发生的变化,不知道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是属于探索性的变革。客观事物在人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影响下,改变它存在的环境、条件、形态、属性、要素、结构、相互联系、相互关系、变化趋势、变化途径、变化过程、变化结果,变成新事物。人在变革客观事物的同时,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获得与这一变化过程相关的各种信息,训练了操作变革的技能,开发了思考变革的智能,改变了变革主体自身的素质,提高了人这一主体驾驭客观事物与创造新事物的本领。在主观认识指导下的变革活动,从分析获得的变革过程信息中,可以对变革的过程与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变化做出判断,从而检验出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也检验了形成、提高自身驾驭客观事物与创造新事物的本领。符合预期目标的那部分客观实际,就是由主观认识转化来的客观实际,是自觉创造出来的新的客观实际。变革,使认识转化为本领

没有感知与变革的实践,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形成驾驭客观事物与创造新事物的本领,只有感知与变革的实践,也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也不能形成驾驭客观事物与创造新事物的本领,只有在多方面重复感知与变革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科学地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形成驾驭客观事物与创造新事物的本领。

认识的过程,通常是从感知的实践获得信息,形成感性认识)到思考的实践加工信息,形成理性认识)到变革的实践应用信息,检验与深化认识、形成本领),变革的同时又感知,再从感知思考变革,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逐步深化、充实与完善的过程。这是对一般认识原理的一种表述。

学习时要精力充沛,集中注意力、全面感知、积极思考、选择记忆、追求高效率,这样可以学一知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以致用;避免在过度疲劳状态下持续地进行学习,因为这样的学习,不但会抑制理解力、降低记忆力、束缚创造力、损害脑功能,可能学十得一,经常重复地进行,还会形成低效率的学习习惯,影响开发与提高智力。这就是高效学习原理刻苦地学习,不如科学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