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你好!”乍一听到同事吴大希的这个招呼,我一时有点思维短路,竟然忘了礼貌性地回应。
说来好笑。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小陈”的称呼,伴随了二十几年,不知不觉间,早已习惯于年轻小辈的自我定位,忽略了青春不再、昭华流逝,忽略了鬓毛悄雪、皱纹上额,忽略了前辈离退、后辈入伍。
“87年出生!”每次人事主管庄莹莹,让我在盈科新人入职培训仪式上讲话,面对一张张青春洋溢,或帅气或靓丽的脸庞,我的内心总会感慨万千,想像近三十年前的那一个时空里的情景——我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校门,而他或她则是刚刚出生的襁褓婴儿,有幸偶遇也无法交流。现在,我们却是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办公室里的工作伙伴。在盈科厦门150多名的员工中,我是年纪排名第七的“老家伙”,为数稀少的“60后”之一。
奇妙的冥冥缘份,50、60、70、80、90后,年代前后跨越四十,国内人数超过六千人,天南地北五湖四海,一起聚集在盈科律所的旗帜下,成为追求法律价值的同事伙伴。大我十几岁的前辈,小我十几、二十几岁的后辈,不管年龄大小、经验多寡、见识高低,我们都能一起携手攻坚克难,一起并肩践行信仰,一起打造一种名字叫做“盈科”的生活方式。
龙虎守望,鹭江千载,第一广场傲视东海,十八楼的盈科厦门,栉风沐雨、砥砺同行的每一天,总有一种暖流在涌动——职业精神的传承,人性灵魂的闪耀。法律服务的供应链中,传承与被传承,我们都是其中的一颗颗珍珠,一块块铺路石,持续传递着匠人精神的追求与向往。
人的一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在每一份职业的起跑线上,总有点点繁星照亮夜空,总有双双大手温暖心灵。
我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个职业,是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航院当老师(辅导员为主,兼上法律课、国际政治课)。“学生”向“老师”的角色转换,“理论”到“实践”的结合升华,各种的困难、挑战、障碍,各种的徬惶、纠结、痛苦,每天都在面对考验。幸运的是,这个时候,作为过来人的前辈们,不仅宽容了我的种种无知、年轻、冲动,允许新手、菜鸟的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还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身边,手把手地带着我往前走。儒雅淡定的康荣爵,教我如何把控学生工作的重心,如何做到纲举目张;豁达友爱的车军,指导我如何捕捉学生的各种动态,因势利导,如何当好领头羊,打造一个优秀的中队;军人转业的学生处长,点拨我如何严抓队风队纪,如何鼓舞提高士气斗志;大气豪迈的虞金仁,则是每临大事指挥若定应付自如的好教练。
三年的航院工作,所带中队荣誉等身,个人连获三年“先进工作者”的组织评定,离不开这些前辈、老大哥们的关心和指导。告别航院的那个夏天,雨打凤凰缤纷满地,嘉庚路古朴凝重。当我收到学生的集体临别礼物——一盒专门录制的磁带(至今一直珍藏在家里的书柜。录的是我一手带大的驾915中队的学生,特意在校电台点播吴奇隆的《一路顺风》,并用一段感性的语言对我表达由衷的谢意)时,却苦恼于不知该用什么的方式,才足于向这些亦师亦友的前辈感恩告别。那一刻,纵有千千结,竟无语凝噎。
六年的交通部门公务员,我再次从小学生的位置起步。衙门的工作流程,机关的做事风格,行业的通行惯例,人际的规则繁杂,上下的沟通方式,长官的颐指气使,下属的玲珑剔透,所有一切的一切,满脸书生意气的我,都几乎是从零开始学起。一边怀念着高校生活的单纯清新,一边努力地适应各种猝不及防的突发状况。办公楼的长廊里,几近小跑的办事员身影里,叭嗒叭嗒的脚步声中,充斥着紧张、焦虑和困惑。
“当过老师的,比较斯文,需要一段的适应期。”大家都这样的宽容我、爱护我。邓成辉一字一字地修改、调整我的校园文风,硬是逼着我剥掉所有的浪漫抒情,直坠着陆机关应用文的简朴、实用、准确。侯泽顺大智若愚,薪资、职称、考核、录退、任免、奖惩等组织人事基础工作,他是我的师傅。挂帅交通大系统的共青团工作,大到如何定位、到位,如何发动、调动各极机关的积极性,小到如何筹措活动经费、如何发挥创意安排一场好的活动,是于爱玲带着我一路前行。同齡却比我早进机关大院的兄弟,耿华、王晖、陈孙明、张其乾、孙建辉、张伟雄等正规科班出身的“前辈”,同为读书人惺惺相惜,不仅经常地提醒我这个“新兵蛋儿”注意这、注意那,帮助我完成从“老师”到“机关干部”的蜕变,更在每一个几杯清茶或几碗啤酒下肚的时分,就如何在“一个老船长带着六个老兵”的交通委机关谋求生存发展的话题,无话不谈。当然,朱国平老大哥,是必须提及的前辈,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都是绝顶聪明、难得一遇的好老师,鞭策、指正着我成长的轨迹。
1996、97年的兼职实习,2000年的下海专职,律师行业新兵的我,有幸遇见了优秀的引路人。我的师傅吕金朝,同样从机关大院辞职下海的前辈,从接待当事人、了解案情、出具口头意见、办理委托,到确定具体办案思路方案,书写起诉状、代理词、辩护词,再到法律思维与商业思维的有机结合、律所经营管理的超前探索,他都让身为主任助理的我,经常都有醍醐灌顶、脑洞大开的感觉。坐我驾驶的边三轮摩托车,白邵翔带我刑辩入门,第一次走进戒备森严的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第一次在厦门中院最大的法庭上宣读辩护词。刘江南、刘福来、刘华梅、陈子定,以及后来的苏启东、王子清,则是在如何把握案情、切中争议焦点上,给予我无数的指导和帮助。
更加难得的是,专职入道律师初始,市交警支队的陈丹阳、董金吉二位兄弟,手把手地教我如何阅读交通事故的现场勘查材料,如何认定当事方的责任分配,如何识别“制动、时速、冲量、划行轨迹、抛洒物”,让我得以在代理交通事故案件时,在事故认定环节就能发挥有效作用;中院司法鉴定处的洪永源处长、历思司法鉴定中心的曾志胤主任、正泰司法鉴定中心的肖华川主任等,则是在法医、笔迹、酒精度、成因,甚至是如何评估判断一个司法鉴定结果正确与否等方面,向我倾囊相授无私指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人榜样的感召,会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当04年正式成为律所合伙人后,我也自然而然地接过薪火传递的接力棒,先后带过十几位硕士毕业的徒弟(高校实习生不算)。许是我读过师范、当过老师的优势,许是他们自身的底子好、冲劲大,我所带的徒弟,都是成长迅速的后起之秀,都是律师行业的新生力量。
百年德意志工艺,千年日本老企业,工艺世家、老师世家、律师世家,无不令人景仰侧目。行业代有人才出,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每一代人,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使命、责任、义务,文明的传奇因而才绵延不绝。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当经验积累到足够丰厚时,老道的那一波人,都成了传递薪火的圣斗士,都汇入了前仆后继的行列,向后来人传承着格局气度、行业情怀、职业操守、理念技巧、为人原则、处事方式,引领着一个个勇往超前的行业新锐、后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须扬鞭自奋蹄的同时,数千名修得正果、老成持重的盈科律师,每天都在重复着这样的事:尊重、关心、牵拉、点拨、提携年轻后辈,“传、帮、带”新手成长。兜底责任,容忍失误,引领开路,再累再苦,师傅之路,永不止步。专委会和青工委组织的各种培训,更是盈科特色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在我们的身边,肖振添乐观开朗,阅历丰富,分析案件老辣独到;王嘉鹏兢兢业业,德高望重,办理案件得心应手;陈宁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开拓业务创新创意。没有人要求,更没有人强迫,这三位盈科厦门的管理顾问、老律师,却都高度自觉地以他们身体力行的榜样感召,以毫无保留的耐心指教,引领着一批又一批律师职业新人,在专业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行。www.gaopanlawyer.cn
在盈科厦门分所的年会现场,歌曲《感恩的心》煽情响起,当老律师一脸庄重地为当年入所的新律师,亲手佩戴金光闪闪的盈科徽章时,台上台下的我们,一起纵情感动,感动于职业精神的神圣,感动于职业追求的坚守,感动于企业文化的熏陶,感动于盈科理念的传承……
凤凰花再次绽放的六月,雨扣鹭岛门窗的子夜,意大利的球员依然帅气十足,比利时新的黄金一代依然光彩照人,绿茵场上的奔跑传带依然扣人心弦,足球精神、励志故事依然令人动容。看着欧洲杯的直播、90后新生代的初生牛犊巨星闪烁、C罗宝刀未老、领队教练们的一脸专注神情,我再一次地感动于职业精神的传承,感动于人性美化的闪耀。
斗转星移,岁月静好,指缝间流逝的时光,怎也抓不住。
好在,行业历史,在一次次自觉的职业传承中,写就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