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温待遇真正惠及到每一个普通劳动者


让高温待遇真正惠及到每一个普通劳动者
 
李华新
 
    进入6月,不少地区迎来夏季高温期,高温津贴也进入发放时间。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8个省份明确了津贴发放标准。而本月,全国范围内也将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被列入其中。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北京青年报
 
作为年年准时会被再说一遍的老话题,高温补贴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拿得到的依旧拿得到,拿不到的依旧拿不到。每月多出来的一两百元钱,虽然也不是什么大数目,但依旧让很多人愤愤不平,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拿到过。对此,最容易想到的诉求就是:请相关部门来查一查。
 
   江苏今年的高温费暂不调整,标准依旧执行2011年的规定,即每人每月200元。从6月起发放,连发4个月(6月、7月、8月、9月)。江苏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夏季高温津贴。对于室内工作人员的高温津贴,江苏则将发放权下放给企业自主决定。这里要提醒的是,高温津贴具有法律强制性,是一种对高温下劳动者的补偿,而清凉饮料是企业职工的一种福利待遇,企业不能以发放清凉饮料等实际物品来冲抵高温津贴。
 
尽管目前行政规章对于高温的定义、用人单位的范围、高温津贴的内容等都作出较为具体的规定,但高温津贴立法在一些企业管理者眼里仍然是一纸空文,他们千方百计、绞尽脑汁钻法律空子。究其原因还在于,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只说不做,习惯于“文件关怀”, 通常只是借助媒体对此“强调”一番,便没有了下文,根本没有把企业向员工发放高温津贴当作关乎民生的大事来抓;另一方面,政府在监管企业落实员工高温津贴待遇方面,缺乏问责、惩戒机制,对违规拒发高温津贴的企业,基本上无人过问、无人查处,所以也就更谈不上得到切实“贯彻落实”什么的。
 
现在如果只是依靠企业的自觉,让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执行,那么有些事情就会流于形式,再说了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劳动者的关爱,不应该仅仅是停留在文件上,而是应该真抓真管,而更为紧要的是对于这样的高温关怀要真正落实,要以法律法规的方式落实,不执行者是要担负行政责任知道刑事责任的。让高温待遇真正惠及到每一个普通劳动者,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每一位劳动者真正能从国家高温津贴制度中受益。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