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曾经因充满知识、智慧和情感而走红,其范畴并不局限于文章书籍,自我感悟、名人演讲、励志故事……凡是宣扬正能量的,在不少人眼中,就是“鸡汤”。但近两年,“鸡汤”却成了很多人挖苦、嘲笑的对象。
按理说,明明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守护着一块神圣的领土——比如内心的准则、人性的真善美、对理想真理的追求等。又为何,以此为卖点的心灵鸡汤,反而越发不受待见?
原因或许在于,有些“鸡汤”太廉价。
有的“鸡汤”,姿态高高在上,“你的理想信念由我定”,令人难以接受。价值观是一种发乎于心的认同,可以影响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却无法替代每个人内心的取舍。
有的“鸡汤”,内容清汤寡水,空话套话一大堆,道理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顶不住质疑,更别提有些人喜欢夹带私货,瞎编乱造名人典故。在这个日趋理性的互联网时代,又如何能取信于人,说服于人呢?
还有的“鸡汤”,态度遮遮掩掩。遮掩,是因为底气不足。由于内容的缺失,传播技巧的僵硬,弘扬正能量有时反而被人抓住痛脚,冷嘲热讽不说,还成了集聚不满的泄洪口。
弘扬正能量,坚守主流价值观,需要勇气与信念。如此,方能旗帜鲜明,聚拢人心。但是,仅仅有勇气还不够,好汤是熬出来的,要有真材实料,还需真火历练。从这个角度讲,用事实说话才是最好的价值观传播方式,不管你是草根、偶像还是网红,都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熬制”,如此去伪存真的“鸡汤”,才能入口入心。进一步说,弘扬正能量,归根结底,须倡导理性。如今,有不少喊着“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口号的自媒体、网站正在兴起。在这个信息爆炸、伪鸡汤泛滥的全媒体时代,人们更迫切需要原汁原味的“鸡汤”,不是名言口号,不是肆意的添油加醋,献媚讨好,进一步说,弘扬正能量,归根结底,须倡导理性。如今,有不少喊着“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口号的自媒体、网站正在兴起。在这个信息爆炸、伪鸡汤泛滥的互联网时代,人们更迫切需要的“鸡汤”,不是名言口号,而是去伪存真的干货。
唯有经过真实锤炼、理性思辨熬出的“鸡汤”,方能让人心服口服地喝下。
他们创造的,不正是新时代的“鸡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