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及活性污泥法的概念以及处理污水的原理过程


    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絮凝体,是一种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主要是有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构成,它易于沉淀分离,并使污水得到澄清,这就是活性污泥。利用污水中的有机质为基质,在DO(溶氧)存在的条件下,即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该方法的运行条件要求具有良好的活性污泥和充足的氧。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及流程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向生活污水中不断注入空气,维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形成一种絮凝体———活性污泥,其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构成,易于沉淀分离,使污水澄清。活性污泥法就是以悬浮在水中的活性污泥为主体,在微生物生长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和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净化。其主要构筑物是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需处理的污水和回流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成为悬浮混合液,沿曝气池注入压缩空气曝气,使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并供给混合液足够的溶解氧。这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然后混合液进入二沉池,活性污泥与水澄清分离,部分活性污泥回到曝气池,继续进行净化过程,澄清的水排放。由于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不断增长,部分剩余污泥从系统中排出,以维持系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