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回流A股未有期


    近期商品期货市场异常火爆,在招致各路资金大举进场的同时,也招致了监管部门的“重磅”监管,提高保证金比例、提高交易费用等措施鱼贯而出,特别是号称“绝代双焦”的焦炭、焦煤更是“享受”到特殊的“礼遇”。高压之下的期货市场资金,又是否会回流A股市场呢?

    为抑制期市投机与火热的现象,三大商品交易所纷纷出手,十多项举措犹如10多道“金牌”。其实,在中国资本市场中,为了防范市场风险,打击投机行为,监管部门连发10多道金牌的并不多见。资历较深的投资者或许还记得,1996年下半年沪深市场步入疯狂阶段,监管部门曾经连续发出“十二道金牌”,终于浇灭了市场的狂热。当年的12月16日,上证指数几乎以跌停报收,指数如此,个股更是哀鸿遍野了。

    此次监管部门出重拳整治商品期货市场,不仅很及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继去年的股灾之后,今后商品市场又可能发生灾难。去年的股灾,让中国资本市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影响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消除的。如果商品期货市场再次发生灾难,不仅是资本市场,中国宏观经济都会受其波及,其危害性丝毫也不亚于去年的股灾。因此,监管部门的出手,有利于防范商品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

    尽管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商品期货的走势一旦形成,其资金撤出却并非易事,这一点在焦炭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焦炭1609主力合约在受到打压回调之后,周末又顽强地封于涨停。这既是市场趋势形成后使然,更是在其中折腾的资金并没有全身而退的结果。

    因此,商品期货市场虽然短期出现震荡,但是否还会再来一波却也是未知数。如同1997年的股市,1996年底股市受到强烈打压,但次年牛市依旧,并且还创出了高点。因此,至少在短期内,商品期货资金大举回流A股市场并不现实。

    另一方面,在历经4月20日的大跌之后,刚刚稍有起色的A股再次步入低迷。特别是近一周以来,沪深两市成交量极度萎缩,地量频频出现。成交量的大幅萎缩说明,场外资金入场动力不足,场内资金上攻意愿不强。也正是在如此背景下,A股财富效应非常缺乏。即使有少量个股出现涨停现象,但没有持续性,更多的是昙花一现式的表演。因此,场外资金回流A股同样不太现实。

    期货资金在观望,场外资金同样在观望,这就是当前A股市场的现实。此前,A股低迷而商品期货市场火爆,曾被解读为股市资金进入了商品期货市场,但如今商品期货出现回调,而股市仍然没有泛起波澜,其实还是股市的吸引力不够的问题。一个没有财富效应的市场,当然是不可能吸引资金加盟的。

    当前股市正处于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境地。如果股市出现大幅下跌,按照新任证监会主席的表态,国家队会进场护盘,但上涨又缺乏足够的动力,更何况3000点之上还存在巨量的套牢盘。或许波澜不兴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市场的常态,希望场外资金进场,一来需要通过时间换空间,二来需要财富效应的吸引,或者监管部门出台利好消息。仅仅依靠场内资金,是翻不起任何大浪的。期待资金回流市场,我们至少还需要一定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