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律师如何才能走上专业化道路?
今天,我们为您推出的问题来自一位刚执业的新人,她困惑于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尤其想知道,如何才能一步一步走向专业化。就此,无讼阅读特意邀请到了贵州惟胜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宋迅来回答。历经了执业的迷茫期和适应期,他在医疗诉讼领域找到了方向,为自己的律师执业生涯打开了局面,经过后来专业方向的转换,如今在商事诉讼领域也做得十分出色。希望他的心得对专业化之路上的年轻律师们有所帮助。
郁金香问:作为一个刚执业的新人,各方面积累都比较欠缺,如何能尽快成长?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尤其是,怎么确定专业方向?在什么阶段确定方向更合适?
坦率讲,专业化绝对不是年轻律师刚入行就可以触碰的。在这个阶段,感觉什么都不会很正常。你什么都得学,没有专业化可言。执业一两年下来,你会觉得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这个时候,思考自己的专业化定位和规划正当时。
我觉得律师的专业化道路大致可以分成这样三个阶段:
一、奠基阶段
不同于书本,实践中的法律更追求结果而非纸上谈兵式的论证。新手最突出的困难是,原本掌握的法律知识在工作中变成了不会移动的木马,难以融合应变。
在这一阶段,房地产律师新手们应该谦虚地学习所有自己不会不懂的,向指导老师学,向同事学,向同行学,向客户学。除了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还要学工作的方法、解决冲突的情商、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
只有多听多看多学多悟,才能把生涩变成得心应手,为将来发展奠定基础。
如果要说有什么诀窍的话,我只想提醒新人们一句:勤能补拙。无论你天资聪颖还是资质平平,都必须勤奋学习,换得导师、同事的看重和肯定,以及客户对你的认可。这样的话,你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二、酝酿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锤炼,洗去身上的学生气,你就真正成为一个职业律师,该想想怎么向专业化迈进了。
但是别得意,专业化可不是从天而降的。没有认真的思索和布局,没有兢兢业业的实施,专业化仍然会是一场梦。当然,假如你有幸进入一家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律所,加入一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团队,成功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到底怎么选择专业化的方向呢?我建议考虑这两个因素:
1.内部因素
你到底擅长什么?你的性格是外向?是内敛?是文字功底扎实?还是思维敏捷创意多?假如你表达流畅,喜欢辩论和演讲,做一个出庭律师就蛮有天赋;如果你骨子里对刑事辩护有着某种特殊情结,兴趣会引领你一直坚持,逐渐成功。
在与你自身条件相契合的专业方向上,你的付出可以事半功倍。 而如果盲目选择了自己的短板,你的专业化之路就会很艰难了。
2.外部因素
选择专业化可以从冷门挑起,人人都做的,竞争大,空间小,你要出类拔萃,时间成本会很高;但你如果选中某种较细而大多数人不大熟悉的方向下手,也许你很快就能成为专家。这其实也就是天同蒋勇律师讲过的有市场空白,容易形成利润的 “利基市场”。
房地产律师律师事务所的周丽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给主任打杂到偶然接触大家都不待见的《劳动法》,坚持几年下来,一个劳动用工法律专家的个人品牌就逐渐形成了。
我本人在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而大部分律师对于医疗纠纷有专业恐惧感之时,认真投入进去潜心研究,几年后就成了所里最懂医疗纠纷的律师。与医疗机构客户交谈时,对方能够明显感觉到你在这方面的熟捻和控制力,市场份额也就很容易拿到了。
专业化道路最难的是什么?在于迈出第一步。
很多律师迈不出这一步,不敢舍,害怕收入下滑。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只有心里想通,认为自己本就是一无所有地进来的,才有可能坦然无畏。
三、实施阶段
一旦想通了,定位好了,说干就得干。从法律条文的解析和掌握,到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痛点分析,到服务模式和产品形式的重新审视和创新构建,一切皆需执行。你得花大量得时间认真思索、设计、实践、改进。
好在一旦上了路,创意总是不断迸出来,一百次微改进就可能带来一次颠覆性的改变。你会发现,专业化原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在这个阶段,你还要有合作的心态,把自己放弃的业务转介给能够胜任的同事或同行来做,同时不要执着于别人是否也回馈于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要坚信,只要你坚持下去,该来的就自然会来的。
当然,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组建团队,共同开创专业化道路,你们会走得更轻松,更容易成功。建设工程律师www.gaopanlawy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