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一个炒更族,他们身兼两职甚至身兼多职,努力寻找炒更机会,把自己的日程排得满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多点钱。
在一场乡村宴席上见到她时,无意间打开了一个炒更族的生活空间和情感世界,终于知道,有这样一群人,白班连着通宵夜班,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疯狂地向青春透支时间。
下午4点,三个穿红色工作服、戴白色纸帽的女孩,开着电动车来到乡宴现场——当地一家大宗祠。她们停下车,说笑着走进祠堂,举手投足之间,带着训练有素的娴熟,有乡村难得一见的青春朝气,为有些暮气沉沉的祠堂添了一抹亮色。
厨师告诉我,她们是某大型餐饮连锁集团的通宵夜班员工,在这里忙到晚上9点后,还要赶去上晚上10点开始的通宵夜班,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下班。我有些不敢相信,按照她们的作息时间,一天只有一个上午的休息时间。
厨师说,他的宴席团队里,一半以上是兼职的,从厨师到厨工和服务员,多有一份全职工作,宴席需要时,一个电话将他们召唤过来。
当天的工作人员,大多要服务第二天的一场满月酒,四天后要服务一个工厂开业庆典,6天后要服务一场拜山宴席。也就是说,在这个星期里,几个通宵夜班服务员至少要服务四场乡宴。
见我对兼职员工好奇,厨师叫住了一位服务员,叫她小云(化名),小云说自己来自四川。
站在面前的她,乐呵呵的。问她为什么白班连着通宵夜班?她说,趁自己年轻多干点,到老了多享点福,等老了就没有老板请自己了。
在小云眼里,厨工阿姨比她们服务员更辛苦,厨工阿姨大都有一份固定工作,在这里干的是厨房的活,她们年轻人干不来。
她的话直白得让人吃惊。随后,一个小问题抛给她,她就竹筒倒豆子般说出一串故事,说到不开心的往事,她也笑嘻嘻的,坦诚得让人感动。她说自己天生是个乐天派,每次上班都很开心,不把不好的心情带给别人。于是,她成了店里最有感染力的促销员,跟很多顾客成了朋友,不时有客人提出替她换份工作。
小云跟厨师相识,源于厨师的儿子,一个正在读书的小伙子,节日到店里消费时认识了小云,小伙子随后把小云介绍给了父母。厨师的太太热情邀请她,“到我们的酒席店来炒更吧。”
小云原来上的是白班,为了炒更,她向店里申请了通宵夜班。
小云的炒更经历一直持续着,几年前,她还在当地一家鞋厂打工,一位常年在外的先生找到她,请她帮忙看护附近的房子,约定每个周末给房子做一下卫生,房主每次回来给她500块钱,算是看护房子和做卫生的工资。小云很高兴,这不是天降馅饼吗,既住了免费房子,还能得到一份额外收入。
知道我是报社记者,小云提了一个让我不知所措的要求,“什么时候登报就告诉我,我去买几份报纸,老公看得到啊。”
我有点为难,她在大型餐饮连锁店工作,工作时间非常严格,她自己也说,单位不让超时加班。我想,如果让单位知道了她在外面兼职,她可能丢掉工作,我不能贸然将她的炒更故事报道出去。
但她对老公的在意勾起了我的兴趣,我想知道,她为什么想让老公看到自己的故事。
在她的叙述中,我知道,她和老公2009年经朋友介绍相识,几个月后结婚,没有通知父母,也没有向老公家索要彩礼,倒贴钱嫁了过去。2010年生下女儿,2011年女儿不到1岁时在当地买了房子,首付16万元,贷款24万多元,是小两口和婆婆凑首付买的。这些年,她跟婆婆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老公婚后去了相距40多公里的另一个镇,在一家小厂工作,住在单身宿舍,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家,就是不肯换到家附近工作,过的是同城两地生活。她说,跟老公做过很多次工作,希望老公回家附近换个工作,哪怕工资低一点,方便照顾家人孩子,但老公就是不同意。
当年,为了买房子的事,小两口意见不合。婚后,小云希望在自己的工作地就近买房,找老公商量凑钱买房,老公没有同意。女儿生下几个月时,老公将她和孩子及婆婆接到自己的工作地住了四个月,期间老公和婆婆到附近万科看好一套房子,买房的首付款不够,找到她商量凑首付买房,她没有吭声。后来,小云自己在工作地看中一套房子,价格适中,找到婆婆和老公商量,他们同意了,买下了现在的房子,是一套三房二厅,建筑面积102平方米,总价40万元出头,房子带装修,他们添置一点家具后住了进去。不过,老公至今认为她房子买错了。
听她讲自己的家庭故事,有点两个大孩子过家家式的磕磕绊绊。
他的老公来自北方,是个独生子,他们结婚前,老公的父亲去世,母子相依为命。她说,老公周末才回来看一下女儿,晚上8点左右回来吃饭,第二天中午12点多就离开了。自己放假时曾经去老公工厂团聚,却被撵了回来。她用了“撵”这个词,说得很欢快,我觉得挺逗。她说,去了老公工厂,老公却说,房子这么小,没地方住,你跑过来做什么!第二天就叫她赶快回去,这样被老公撵过两次,她就再也不去老公那儿了。
她笑说,老公不回来自己心情挺好,老公一回来就心情不好。可能因为分开时间久了积蓄了怨气,老公回来就要出一次气。
不过,她说老公现在回来多了一些,有点欣慰。
明年,他们的孩子就要上小学,她正在为孩子的学校发愁,因为户口不在当地,入读公办学校很难。老公希望把户口从老家迁来,但她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迁户,她说那么多人想迁户口,怎么会轮到自己?她说听说过积分入户,但自己没有什么积分优势。她担心,孩子一直由家婆带着,等孩子上小学了,天天要上学,她想在孩子身上多用点心思,炒更可能会少一点。她说,常常整天见不到孩子,孩子有时问她,“妈妈,我好想你!”说到这里,她的脸上掠过一丝歉疚,很快又恢复了惯常的笑意。
我想,也许用不了多久,小云的老公就会辞了工作回到她身边。
我们离开的时候,小云他们正在吃饭,是主家专门为厨师和工作人员预留的。小云对这份工作有些满意,她说,连锁餐饮店不供应员工餐,店里的肉菜、面包卖不完不会给员工吃,也不让员工带走,卖不完就撕烂捏烂扔进垃圾桶。但到了酒席店炒更,4点钟过来就有饭吃,吃不完的东西还可以打包拿回去。
2016-04-18
炒更女:向青春透支时间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