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吗
作者:刘植荣

自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以来,人民币贬值幅度比过去加大,加之近日凤凰财经引述里昂证券的报告称,中国央行将于明年第三季度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届时人民币或急跌至每美元兑9元人民币,即较现价跌27%。近日,有关“中国严控购汇”“企业购汇受限”的消息再次引发市场人士的担忧,不过,2016年3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司长杜鹏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外汇局没有出台任何限制购付汇的新政策。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人咨询笔者,是否应把人民币换成美元。
第一,人民币早与美元脱钩。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由紧盯美元改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目前人民币汇率参考篮子货币,篮子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若人民币剧烈贬值,至少篮子货币也应是贬值的,但欧元、日元和韩元兑美元的汇率目前均在低位区,篮子货币继续大幅贬值的概率极小,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概率当然也很小。
第二,人民币汇率尚未市场化,而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即使市场中投机炒作人民币的因素增强,但央行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会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操作,根据国际贸易平衡状况进行动态调节。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中国汇率改革的方向,市场供求发出的价格信号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但鉴于汇率市场化的潜在风险过大,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绝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入篮的前一日即2015年11月30日为6.3962,到2016年3月22日贬值到6.4971,近4个月里仅贬了1.55%,如果与20年来的最高汇率即2014年1月的6.1043比较,也仅贬了5.55%,这实属市场“看不见的手”在正常配置货币资源。
第三,中国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以抵御对人民币的任何冲击。实际上,中国的外汇储备大都是通过经常性贸易顺差积累起来的。中国从1993年以来尚未出现过贸易逆差的年份,即使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2015年,仍有5932亿美元的贸易盈余。这说明中国商品价格仍具国际竞争力,有这么大的贸易顺差,根本不需通过让人民币大幅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平衡。尽管近几个月资本账户流出明显,但经常账户的顺差足以抵消资本账户的抽逃,抽逃不会对外汇储备构成威胁。
第四,人民币大幅贬值会诱发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过去几年,一些国家一直认定我们低估了人民币的币值,要求人民币升值。例如,美国为提高自己产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过去一直要求中国政府升值人民币。美国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的14个月里3次要求人民币升值;2010年9月15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举行听证会,企图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压人民币升值。2010年3月18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要求人民币升值。所以,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必然诱发一些国家再次压人民币升值,并设置针对中国的更多的贸易壁垒,这必然会让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受到挤压。
第五,要考虑换汇成本和存款利率。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储蓄,再把美元换回人民币在国内消费,要增加换汇成本,并有利息损失(美元利率比人民币的低),即使将来人民币有所贬值,换汇成本和利息损失也把存美元的保值收益吃掉了。所以,如没有境外消费需求,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储蓄并不划算,除非我们的通货膨胀率很高。
综上,人民币在明年第三季度会贬值到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可能性极小。李克强总理3月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也强调,中国发展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不具备、也不会有长期贬值的可能,所以,目前根本没必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