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暴跌,股市底部在何方


    今天沪市低开低走,午后市场更加恐慌,出现明显杀跌,沪指报2687.98点,跌79.23点,跌2.86%;深指报9097.36点,跌476.34点,跌4.98%;创业板报1880.15点,跌134.77点,跌6.69%,5日累计跌15%,创5个月来新低。

    暴跌已经生成,已经无需去寻找理由,关键是目前点位是不是真正的底部,笔者觉得很茫然,丝毫没有李大霄同志的乐观,婴儿二底是不是真的牢不可破,因为从技术上看,底部形成需要一根明显放量的长针探底走势,显示有巨量资金进场抄底,才会形成真实的市场底,而今天创业板中小板深圳主板都没有出现此种类型的K线图,只有上证综指出现一根稍稍放量的带下影的阴线,可是上证综指走势笔者认为不一定是市场行为,可能有神秘资金的护盘行为,政策底与市场底很难重合。

      从K线图来说,真实底部不会是一根长阴线的暴跌,更多的是带长下影的十字星或者是阳线居多,这种凶猛的杀跌只能说明这里抛盘依然较重,投资者依然不认可这个位置,市场依然有进一步探底的要求,底部位置目前来看依然难以判断,但如果没有实质性利好和管理层强力护盘,跌破2638点婴儿二底只是时间问题。

     从上证综指来说,从高位5178.19点跌到今天2687.98点,已经跌掉差不多一半,为什么当时群情激昂,不顾一切追高买进,现在投资者唉声叹气,不顾一切杀跌,就在于投资者预期已经发生严重改变,对未来走势充满悲观,在一个羊群效应下,悲观情绪就像瘟疫一样不断扩散蔓延,笼罩着整个市场,屡屡暴跌千股跌停就会不断上演,市场股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市场走势取决于投资者信心,而投资者的信心取决于股市基本面的改善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当投资者预期基本面转好的时候,投资者预期也会发生变化,就会产生乐观预期,不仅持股待涨更加坚定,并加大投入股市资金,比如14年走势就是如此,在央行双降以后,投资者预期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经济也会好转,银行不良贷也会得到缓解而逐步改善,所以就有了一波来势汹汹的低估值行情,可后来的事实证明,经济不但没有触底回升反而更加艰难,银行不良贷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严重,加上其他因素,股市开始暴跌,信心逐渐丧失。而现在虽然基本面没有太多变化,但市场悲观预期已经形成,对货币政策继续宽松也不抱有太多幻想,对央行货币宽松也没有太多奢望,毕竟蒙代尔三角的关系十分难以平衡,信心逐渐丧失,投资者不断抽离股市资金,投资于房地产市场,导致房地产价格明显回升,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地产价格涨势明显,出现裹被子买房。 

     一方面投资者不断抽离资金离开股市,另一方面是市场抽血不断强化,一个是产业资本减持,另一个是新股发行,虽然目前新股节奏得到有效控制,实际上在一个弱势市场,天天申购新股也是一个不堪承载的重负,何况注册制不断被市场强化,呼吁放开节奏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这就造成巨大的反差,存量资金与新增市值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地方,市场慢慢转向存量博弈,致使成交量不断萎缩,两融资金也是日渐稀少,股市不断去杠杆而下跌,而房市不断加杠杆而上涨,这样的局面是很尴尬的。

      尴尬之处就在于每有注册制传言袭来,市场就会反应过度,成倍放大利空,比如典型的上周四走势,就是注册制传言让股市再次千股跌停。

      中国股市之所以总是上演千股跌停,就在于中国股市目前估值与世界成熟国家相比来说依然偏高较多,仅仅依靠长期持股获得股息率是没有太多实质性意义的,再者中国股市历来不重视现金分红,不重视股东回报,很多上市公司更加热衷于规模扩张,有现金流就是用现金流扩张,没有现金流就使用再融资扩张,不管哪个行业总是患有投资饥渴症和融资饥渴症,可是折腾来折腾去,最后把公司折腾完了,也就无钱可分了,上市公司各类股东高管热衷于推升股价高位套现,不把投资者当一回事,而是希望投资者为自己的暴富买单。长期以往,投资者买股票不是希望获得红利,而是希望获取价差,做的都是短期投机而不是长期投资,有的投资者成为长期投资者不是看好公司发展,看后长期收益,只是因为一不小心套牢不得不成为公司小股东。因此在中国资本市场混的 不叫投资叫炒股,这是与西方成熟国家本质区别的地方。 正是因为炒股不是投资,所以市场总是大幅波动,不是暴涨就是暴跌。

     这是中国股市相当失败的地方! 一个估值偏高,信心丧失的市场,一旦有风吹草动,暴跌是很难避免的。

    中国股市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局面,就在于退市机制相对缺失,大量绩差公司混迹其中,而大量优秀公司无法上市,市场无法自我新陈代谢,而其本质就在于长期的融资市在作怪,在一个融资为第一要务的市场,对投资者缺少保护,退市机制刚性化难上加难,劣币始终扮演着驱逐良币的角色。

      因此这样的股市寄望于包青天前来拯救危难的股民是不现实的,肖刚主席不能够,就是刘士余主席也一样为难,因为刘士余主席也无法改变股市要为去杠杆承担重任,要加大新股发行。这不是任何一个主席能够改变的,而是股市定位决定的。既然股市融资依然是第一要务,那么后市新增资金与新增市值矛盾一样尖锐难以调和,一些股市问题也就难以有效在短期内解决,投资者的一些诉求也就难以满足。

        要想股市真正长期走好,首先要摆正股市定位,股市不再承担各项支持经济重任而是回归到中介角色,交易平台,管理层真正把保护投资者利益作为重中之重,这样的话就会下大力气保证上市公司的纯洁性,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减持行为,让公司具有长期持股价值,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持股获得某种合理回报,才能改变恶炒陋习,才能大大减缓市场波动。在这个问题有效解决以前,股指有么就是大涨,要么就是大跌,很难走出慢牛走势。

      就目前看,中国股市要解决上述问题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市场一致性预期走好的概率不大,因此股指总的来说是一个不断探底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与注册制实施方案高度相关,因此准确判断这个过程十分之难,如果消息面继续动荡,2500点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