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减产阵线达成,一派和谐
本次参加会议的非欧佩克国家有11个,会议正式开始前各国油长都对达成一致充满信心,气氛就跟11月30日欧佩克会议一样和谐,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称“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这是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15年来首度联合行动,俄罗斯将承担非欧佩克国家一半的减产任务。接下来看看今天与会的非欧佩克国家过去一年的生产情况:
在参加减产行动的12个非欧佩克国家中,除了产油大户俄罗斯,墨西哥或将承担15万桶/日的减产量;此前立场最为坚定的阿曼,最多可减产10%;哈萨克斯坦承诺加入减产。
在特朗普即将上台大力发展页岩油之际,欧佩克居然甘愿减产?就连沙特前能源部长法利赫都不信,他说“如果大家都能遵守减产协议固然好,但我们已经习惯欺骗了”。
一份对260名能源专业人士的非正式调查显示:对于OPEC时隔八年达成的首份减产协议,市场预计OPEC仅会消减承诺减产幅度的一半。不到8%的受访者认为OPEC能够完全履行承诺,充分减产。而超过16%的能源专业人士预计OPEC产量会维持当前水平,甚至有可能会增加。
根据11月30日达成的减产协议,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及阿联酋承诺共减产79万桶/日,调查显示,考虑到这些成员国过去对产量协议遵守情况,他们很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或完全履行这一承诺。
协议规定其他OPEC成员国将认领38万桶/日的减幅度。然而,这些成员国以往的协议遵循记录可谓“劣迹斑斑”,不仅如此,此前总因战事或袭击停产的尼日利亚和利比亚获得了减产豁免,一旦其重建了石油设施的安全系统,产油量必将大幅增加。
最大获益者究竟是谁?
产油国经过了漫长的价格拉锯战,虽然达成了联合减产,但有人是壮士断臂,有人却笑纳胜利果实。
塔斯社就指出,不管哪种情况,俄罗斯都必然是减产协议的受益者。
俄罗斯原本无需减产,却在上周OPEC会议前夕的关键阶段主动让步,甚至愿意承担非欧佩克减产任务的一半。
事实上,在俄罗斯开始减产前,上周俄官方公布数据显示,该国石油日产量已达到苏联解体后的新高,为1123.1万桶/日。而俄罗斯正是在这个产量上减少30万桶/日。
而从预算赤字的角度上,海湾各产油国看起来也比俄罗斯更糟糕。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今年早些时候称,如果油价长期处于每桶50美元以下,那么俄罗斯的2016年预算赤字可能为3%或者更低;而根据全球能源顾问公司伍德麦肯锡的数据,2016年沙特和伊朗的预算赤字料占GDP的20%,科威特12%,阿联酋9%。
这样看来,俄罗斯和伊朗或将一道成为减产协议中的大赢家,轻松享受高油价下的高产量。
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策略,投资心态,操作手法和思路缺一不可。对现货原油、白银、天然气现货投资有兴趣,有交流需要的朋友,添加笔者微信hylj998。文/瀚宇论金hylj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