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并不简单


夜虽已深,兴国仍翻着师弟留下的日记,想着白天与母亲的谈话,回忆着师弟艰难的求生经历。兴国一直在思索着,为啥生存危机会成为师弟的心结,为啥悲催会成为他命运的主旋律,怎样避免这种悲催发生在别人身上呢?临熄灯前,兴国很沉重地在记事本上写下了“基本生存平等论”。

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是祖先留给每个人的。要解决每个中国人的生存问题,事关人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基本生存需求,在资源分配使用上应该平等。有钱人也不能任意买到别人依赖生存的资源。社会需要激励,多挣钱可以享有更多的奢侈品,坐高档车,买名牌服装,戴珠宝玉佩,体现你的价值,但在基本生存资源享用上必须平等。

为此,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将有限土地资源为所有人的基本生存服务,而不能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多占住房却不住,需要住房的望房兴叹,就是不公平!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少数人囤积居奇,粮价飞涨,会有多少人吃不上饭?解放初期上海粮价飞涨,如果不是政府出手,会抑制住粮价上涨?这不但是经济问题,还是如何对待普通民众生存权利的政治问题!

当然平等不是平均分配,可以用市场手段分配这些资源。判断运用市场手段好坏的底线标准,保证民众的基本生存权利,追求基本生存权的平等,这是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如果一项政策导致公民吃不上饭,住不起房,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就不能称之为良政。

不要言必称市场忽略了人的基本生存权,市场的弊端已早被世人所认知。发展是硬道理,如果不知道为了谁发展,这个硬道理也就变软了。

 

——摘自长篇小说《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