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叶等采用硅藻土与纳米分子筛配制成一种复合吸附剂,意在利用纳米分子筛的超大比表面积吸附磷,而用硅藻土协助沉降。其使用的配比为m(吉林硅藻土):m(纳米分子筛)=5:1。此复合吸附剂只需3g/L,便可将初始浓度为6mg/L的磷去除掉95%以上,且去除速度非常快,只需3min左右。
郑育毅采用PAC和石灰对硅藻土进行改性。一方面PAC和石灰本身就是常用的除磷药剂,可与PO43-反应生成AlPO4和Ca5(PO4)3OH等沉淀物,同时硅藻土具有吸附、混凝、过滤、共沉淀等作用,能充分接触并除去水中的PO43-。改性后的硅藻土除磷能力很强,只需要投加30mg/L即可将进水浓度3mg/L总磷降至1mg/L以下,很适合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郑育毅等用其与传统的硫酸铝做了15d的对比除磷试验,结果表明,此种改性硅藻土在成本上比传统硫酸铝节省10%,且处理效果更为稳定。
池素玮将硅藻土用铝、铁等带正电荷的离子对其进行表面改性,降低其表面的电负性,然后制成陶粒,并用特殊方法将生物酶固定于其中,最终将这种陶粒的不同粒度颗粒以不同比例填充至填料滤塔中,粗粒度填料层厚度20cm,中粒度填料层厚度10cm,细粒度填料层厚度30cm,滤池直径30cm。以此塔处理福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中的磷。结果表明,此种综合改性的硅藻土陶粒,能稳定有效的将总磷浓度为1.1~1.9mg/L的尾水降到0.5mg/L以下,且最高流量可达40L/h。且此种填料塔具有占地少、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佳等优点。池素玮等研究发现,陶粒颗粒不宜太大或太小,过大会影响其对污染物的吸附处理,而过小则容易堵塞,粒径2~3mm为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