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历》述评与倡议


         《道历》述评与倡议

何中良  2016-1-5

导读:

一、《道历》是什么?

二、古代历史简述

三、古代历法简述

四、当前道历纪元是错误的

五、道历新纪元倡议

六、编制《道历》倡议

七、附录 《寿星万年历》V5.05

 

一、《道历》是什么?

 

道历是道教专用历法,简称《道历》。

佛历是佛教专用历法,简称《佛历》。

基督教历是基督教专用历法,简称《基督教历》。

公元11225日是耶稣诞生日;

公元前623515日是佛陀诞生日;

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冬至(公元前995733日冬至)是原始天尊诞生日。

《基督教历》的特点是以公元纪年,从公元1年(耶稣诞生)开始计算。

《佛历》的特点是以公元纪年,从公元前623年(佛陀诞生)开始计算。

《道历》的特点是以天干地支纪年,从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元始天尊诞生)开始计算。

道历是中国历法,基督教历是西方历法。我们应当了解中国历法和西方历法的基本知识。

历法是历史的标尺,历史是历法的载体。我们应当了解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的基本知识。

 

二、古代历史简述

 

20141月出版的《现代易学原理》一书,在探索易学起源过程中,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系统考察和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1、《现代易学原理》发现,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是中国历史的基准线和分界线,这就是民间传说的“盘古开天”或“甲子开天”。

在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之前,称为史前时期。

在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之后,称为文明时期。

中国历史从何时开始?这是中国历史研究的最大问题。

中国历史从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开始,解决了中国历史的起源问题。

2、《现代易学原理》认为,可以把中国历史分为七个时期:

1)、史前时期(公元前800万年~公元前9957年),旧石器时代;

2)、盘古时期(公元前9957年~公元前5354年),新石器时代;

3)、上古时期(公元前5354年~公元前2070年),三皇五帝时代;

4)、中古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夏、商、周;

(5)、近古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644年),秦、汉、唐、宋、元、明;

(6)、近代时期(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清代;

(7)、现代时期(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3、《现代易学原理》发现,三皇五帝时代包含10个时代:

三皇五帝时代(公元前5354年~公元前2070年)共计3284年:

1)、伏羲时代(公元前5354年~公元前4094年),小计1260年;

2)、神农时代(公元前4094年~公元前3574年),小计520年;

3)、黄帝时代(公元前3574年~公元前3474年),小计100年;

4)、少昊时代(公元前3474年~公元前3390年),小计84年;

(5)、九黎时代(公元前3390年~公元前2838年),小计552年;

6)、颛顼时代(公元前2838年~公元前2760年),小计78年;

7)、帝喾时代(公元前2760年~公元前2688年),小计72年;

8)、三苗时代(公元前2688年~公元前2205年),小计483

9)、帝尧时代(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2102年),小计103年;

10)、帝舜时代 (公元前2102年~公元前2070年),小计32年。

我们发现了五帝时代存在两个历史黑洞——九黎时代和三苗时代,重写了中国古代历史,恢复了五帝时代的本来面目。

4、黄帝时代大事年表

《现代易学原理》发现,黄帝生平年月是:

癸酉年二月初二日春分(公元前3588420日春分),黄帝出生于有熊;

丙寅年八月十九日(公元前34751013日),黄帝逝世,葬桥山。

依据《史记》、《今本竹书纪年》、《云芨七签》和《历代佛祖通载》等等历史文献的记载,《黄帝时代大事年表》如下所示:

1)、黄帝元年(公元前3574年)丁亥年:

黄帝十五岁,帝即位,居有熊(河南新郑)。

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

2)、黄帝二十年(公元前3555年)丙午年:

黄帝三十四岁,景云见,以云纪官。是岁朔旦冬至。

3)、黄帝二十三年(公元前3552年)己酉年:

黄帝三十七岁,戮蚩尤于中冀,即帝位,都彭城,号称黄帝,统一中国。

4)、黄帝三十八年(公元前3537年)甲子年:

黄帝五十二岁,命容成作调历,命风后作甲子。

5)、黄帝五十七年(公元前3518年)癸未年:

黄帝七十一岁,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

6)、黄帝五十九年(公元前3516年)乙酉年:

黄帝七十三岁,贯胸氏来宾,长股氏来宾。

7)、黄帝七十七年(公元前3498年)癸卯年:

黄帝九十一岁,昌意降居弱水。

8)、黄帝一百年(公元前3475年)丙寅年:

黄帝一百一十四岁,地裂(地震),黄帝逝世,葬桥山。

5世界五大古代文明对照表

一般公认,世界五大古代文明,包括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

中国文明起源于盘古时代(公元前9957~公元前5354年)。

古埃及文明起源于涅伽达文化(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300年),对应我国神农时代。

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苏美尔文化(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900),对应我国黄帝时代。

古印度文明起源于蛤拉巴文化公元前2300年~公元1700年),对应我国五帝时代。

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城邦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359年),对应我国周代。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代代相传,连绵不断,至今已经将近12000年了。

 

三、古代历法简述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制定了中国历法。历法是历史的标尺,中国历史必须经受中国历法的检验和证明。

我国青年学者许剑伟,从公元2000年到公元2012年,花了12年时间,编制了《寿星万年历》电子软件,可以从互联网下载使用。

《寿星万年历》V5.05是一款采用现代天文算法制作的农历历算程序,含有公历与回历信息,可以进行公历、农历、回历之间的转换,提供公元前9999年到公元9999年的日期查询功能。

《寿星万年历》5.05包含时间间隔二万年(公元前9999公元9999年),是中国古代历法的科学工具,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检验工具。凡是牵涉到历史年代的问题,只要使用许剑伟《寿星万年历》5.05查表对照,立即就可得到满意结果,一查就灵,十分方便。

1、中国古代历法

中国古代历法包括盘古历法、伏羲历法、神农历法和黄帝历法。

(1)、盘古历法

盘古时代(公元前9957年~公元前5354)提出了阴阳五行时空坐标概念,确定了“岁、年、月、日、时”时间单位,发明了天干地支计时系统,制定了盘古历法。

历元——历书时间的计算起始点(年)。

盘古历法规定,以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日)为历书时间的计算起始点,以甲子年(盘古元年)为历元。

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日)究竟对应公历什么年代,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

《寿星万年历》5.05查询可知:

公历          公元前995733日(冬至);

农历          癸亥年十一月初十日(冬至);

农历(干支历)    癸亥年甲子月甲子日(冬至),(农历建寅)

可以换算为:

盘古历(干支历)  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冬至),(盘古历法建子)。

显然,盘古历(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冬至)对应公历(公元前995733日冬至)。

因此,甲子年(公元前9957)盘古元年是盘古历法的历元。

盘古历法的主要参数:

《盘古历》历元:甲子年(公元前9957)盘古元年;

《盘古历》太阳回归年长度(岁):一岁=366日;

《盘古历》历年长度(年):一年=360日;(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盘古历》历月长度(月):一月=30日;

《盘古历》历日长度(日):一日=12时(辰);

《盘古历》月建:以子月为一月,以子月冬至日为岁首,盘古历法建子;

《盘古历》置闰方法:五年一闰(每五年增加一个闰月)。

盘古历法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公元前9957330时),是盘古历法的时间计算起始点,是中国历书时间的计算起始点,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计算起始点。

盘古历法的制定,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自觉计时的新时代,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科学意义。

2)、伏羲历法

伏羲时代(公元前5354年~公元前4094)发明了伏羲八卦和六十四卦时空坐标系统,继承了盘古历法,制定了伏羲历法。

上元是中国古代历法起点(年),盘古历法历元就是伏羲历法的上元。

伏羲历法主要参数

    《伏羲历》上元: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

《伏羲历》历元:甲寅年(公元前5347年)伏羲八年;

《伏羲历》太阳回归年长度(岁):一岁=366日;

《伏羲历》历年长度(年):一年=360日,(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伏羲历》历月长度(月):一月=30日;

《伏羲历》历日长度(日):一日=12时(辰);

《伏羲历》月建:以子月为一月,以子月冬至日为岁首,伏羲历法建子;

《伏羲历》置闰方法:五年一闰(每五年增加一个闰月)。

3)、神农历法

神农时代(公元前4094年~公元前3574)发明了神农八卦和六十四卦时空坐标系统,继承了盘古历法和伏羲历法,制定了神农历法。

神农历法的主要参数

《神农历》上元: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

《神农历》历元:庚午年(公元前4071年)神农二十四年;

《神农历》太阳回归年长度(岁):一岁=366日;

《神农历》历年长度(年):一年=354日,(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神农历》历月长度(月):一月=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以朔日为初一,望日为十五。);

《神农历》历日长度(日):12时(辰);

《神农历》月建:以丑月为正月,以丑月大寒日为岁首,神农历法建丑;

《神农历》置闰方法:五年二闰(每五年增加二个闰月)。

4)、黄帝历法

黄帝时代(公元前3574年~公元前3474)发明了黄帝八卦和六十四卦时空坐标系统,继承了盘古历法、伏羲历法和神农历法,把《伏羲太阳历》和《神农太阴历》结合起来,制定了《黄帝阴阳历法》。

黄帝历法的主要参数

《黄帝历》上元: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

《黄帝历》历元:辛卯年(公元前3570)黄帝五年;

《黄帝历》太阳回归年长度(岁):一岁=365.25日;

《黄帝历》历年长度(年):一年=354.37日,(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黄帝历》历月长度(月):一月=29.53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以朔日为初一,望日为十五。);

《黄帝历》历日长度(日):一日=12时(辰);

《黄帝历》月建:以寅月为正月,以寅月立春日为岁首,黄帝历法建寅;

《黄帝历》置闰方法:十九年七闰(每十九年增加七个闰月)。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历法发展过程是:

《盘古历法》以太阳回归年长度为依据,是中国第一部太阳历法,简称《阳历》;

《伏羲历法》以太阳回归年长度为依据,是中国第二部太阳历法,简称《阳历》;

《神农历法》以月亮朔望月长度为依据,是中国第一部太阴历法,简称《阴历》;

《黄帝历法》把伏羲历法和神农历法结合起来,是中国第一部阴阳历法,简称《阴阳历》。

《黄帝阴阳历》是中华民族的时钟和灯塔。自从黄帝时代以来,各朝各代都采用《黄帝阴阳历》,一直流传至今天,以《农历》方式扎根在中华民族的心中。

2、西方古代历法

1)、古罗马历法:

古罗马历法以罗马城建立之年(公元前753年)为元年,这就是罗马纪元。

罗马纪元1年(公元前753年),古罗马城建立。[对应中国东周平王18年戊子年]

罗马纪元41年(公元前713年),第二个国王努马,参照希腊历法进行了历法改革,这种经过修改后的历法叫做努马历。

2)、儒略历

罗马纪元708年(公元前46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儒略·凯撒,重新制定了罗马历法,这就是儒略历。

儒略历规定,太阳回归年长度为365.25天,历年长度为365天。四年一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儒略历从罗马纪元709年(公元前4511日)开始实行。这一年对应中国西汉元帝初元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乙亥年戊子月庚辰日)。

3)、基督教历

基督教产生于罗马纪元8世纪(公元一世纪)时期的巴勒斯坦,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

罗马纪元11世纪(公元四世纪)末年,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罗马纪元1037年(公元284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对政治、经济、军事和历法进行改革,开始了戴克里先纪元。

戴克里先纪元1年(公元284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执政。

戴克里先纪元42年(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了统一各地教会,在小亚西亚的尼西亚城召开了全国高级神职人员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把儒略历作为基督教的日历。

戴克里先纪元241年(公元524年),基督教修士乔西尼在编算复活节年表时,宣称基督降生已有524年了,戴克里先纪元前283年(公元1年),这就是耶稣降生的年代了。乔西尼建议把耶稣降生的“戴克里先纪元前283年” 改为“公元1年”作为耶稣纪元的开始,也就是基督教纪元的开始。

戴克里先纪元249年(公元532年),罗马教皇采纳了乔西尼建议,决定耶稣纪元从公元1年开始。

《基督教历》历元:公元1年(戴克里先纪元前283年)(耶稣诞生)。

直到二百多年后,在公元742年的宗教文献上才第一次出现官方提到的耶稣纪元。到公元15世纪中叶就普遍使用了。

请注意:

公元111日,对应中国西汉末期汉哀帝元寿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庚申年戊子月丁丑日)。

决定耶稣纪元从公元111日开始,是在公元532年(对应中国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壬子年)。

4)、格里历

公元158231日,罗马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颁发了改历命令,这种历法叫做格里历。格里历采用公元纪年。

格里历规定,太阳回归年长度为365.25天,历年长度为365天。四年一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格里历规定,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七个月是大月,(大月31天); 4月、6月、9月、11月,这四个月是小月,(小月30天);平年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

5)、公历——格里历的传播

经过几个世纪的逐渐推广,世界各国才陆续采用格里历: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公元1582年开始实行格里历;

德国:公元1700年开始实行格里历;

英国:公元1752年开始实行格里历;

日本:公元1873年开始实行格里历;

俄国:公元1918年开始实行格里历;

中国:公元1912年开始实行格里历,公元1949年规定采用公元纪年。

民间把“格里历”称为“公历”,“黄帝阴阳历”称为“农历”。

   

四、当前道历纪元是错误的

 

当前《道历》采用《黄帝阴阳历》,从甲子年(公元前2697年)开始,存在严重的历史错误。

元代《历代佛祖通载》记载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三大信息:

其一,黄帝元年是丁亥年;

其二,黄帝三十八年是甲子年,風后定甲子,容成造历,隶首算数;

其三,黄帝相传十八代,一千五百二十年。

《现代易学原理》发现:

黄帝元年丁亥年(公元前3574年),黄帝十五岁,帝即位,居有熊。

黄帝三十八年甲子年(公元前3537年),黄帝五十二岁,風后定甲子,容成造历。

从黄帝元年丁亥年(公元前3574年)至帝舜逝世丁未年(公元前2054年),正好是1520年。

显然,元代《历代佛祖通载》记载是正确可信的。

我国民间流传一种“三元九运”纪年法,存在180年三元周期,循环不已,永无止境。我们可以把180年三元周期称为长周期。

古代“三元九运”纪年法规定:每元60年,每运20年。

三元——上元、中元、下元,每元60年,共计180年;

上元——一运、二运、三运,每运20年,小计60年;

中元——四运、五运、六运,每运20年,小计60年;

下元——七运、八运、九运,每运20年,小计60年。

《历代佛祖通载》认为,“黄帝三十八年,始命大桡作甲子,故以黄帝三十八年(甲子年)為第一甲子。”

“三元九运”纪年法是从“黄帝三十八年(公元前3537年)甲子年”开始计算的,因此,“三元九运”纪年法是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长周期计时系统。

从黄帝三十八年(公元前3537年)甲子年~清穆宗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癸亥年,共计5400年。

也就是说,从公元前3537年(甲子年)~公元1863年(癸亥年),共计5400年,包含30个上元、30个中元、30个下元。

公元1864年(甲子年)是“三元九运”纪年法的第31个“上元”的开始。

31三元:公元1864年(甲子年)~2043(癸亥年),共计180年,

31上元:1864(甲子年)~1923(癸亥年),小计60年,

一运:1864(甲子年)~1883(癸未年)

二运:1884(甲申年)~1903(癸卯年)

三运:1904(甲辰年)~1923(癸亥年)

31中元:1924(甲子年)~1983(癸亥年),小计计60年,

四运:1824(甲子年)~1943(癸未年)

五运:1844(甲申年)~1963(癸卯年)

六运:1964(甲辰年)~1983(癸亥年)

31下元:1984(甲子年)~2043(癸亥年),小计60年,

七运:1884(甲子年)~2003(癸未年)

八运:2004(甲申年)~2023(癸卯年)

九运:2024(甲辰年)~2043(癸亥年)。

“干支纪年”充分显示中国古代历法创造了周期性的历书时间记录,为历史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上述论述可知,当前《道历》由黄帝纪元甲子年(公元前2597年)开始计算是错误的。

顺便指出,甲子年(公元前2697年)究竟对应古代什么时代?

《现代易学原理》发现:

帝喾时代(公元前2760年~公元前2688年),小计72年;

帝喾元年:辛酉年(公元前2760年);

帝喾六十四年:甲子年(公元前2697年)。

显然,甲子年(公元前2697年)对应帝喾六十四年(公元前2697年)

因此,采用甲子年(公元前2697年)作为“黄帝纪元”是完全错误的。

正确可靠的“黄帝纪元”应当是:

《黄帝阴阳历》上元: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

《黄帝阴阳历》历元:辛卯年(公元前3570)黄帝五年。

 

五、道历新纪元倡议

 

1、从宗教信仰角度建议

《基督教》信仰耶稣,《佛教》信仰佛陀,《道教》信仰原始天尊;

公元11225日是耶稣诞生日;

公元前623515日是佛陀诞生日;

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冬至(公元前995733日冬至)是原始天尊诞生日。

戴克里先纪元249年(公元532年),罗马教皇采用《儒略历》作为《基督教历》,决定采用耶稣纪元(公元纪年)。

《基督教历》历元采用公元1年(耶稣诞生)(戴克里先纪元前283年)。

《基督教历》从公元1年(耶稣诞生)开始计算。

公元1950年, 锡兰首都科伦坡举办首届" 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会中议决:佛陀诞生于公元前623年,成道于公元前588年,去世于公元前543年。

《佛历》历元采用公元前623年(佛陀诞生)。

《佛历》从公元前623年(佛陀诞生)开始计算。

道教信仰原始天尊,盘古历法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冬至是元始天尊的生日,盘古历法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冬至(公元前995733日冬至)是盘古开天(甲子开天)的大吉日。

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是元始天尊诞生之年,开创了人类自觉计时的新时代。

因此,从宗教信仰角度来说,建议《道历》上元采用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元始天尊诞生)。《道历》从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元始天尊诞生)开始计算。

2、从历史角度建议

中国历书时间从盘古历法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公元前9957330时冬至)开始计算。

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是中国历史的基准线和分界线:

在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之前,称为史前时期;

在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之后,称为文明时期;

中国历史从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开始;

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新纪元。

因此,从历史角度来说,建议《道历》上元采用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道历》从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元始天尊诞生)开始计算。

3、从历法角度建议

自古以来,《道历》采用《黄帝阴阳历》,采用天干地支计时系统:

《黄帝阴阳历》上元: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

《黄帝阴阳历》历元:辛卯年(公元前3570)黄帝五年。

因此,从历法角度来说,建议《道历》上元采用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道历》从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元始天尊诞生)开始计算。

4、从道教组织建议

当前《道历》从甲子年(公元前2697年)开始计算,存在严重的历史错误。

建议《道历》从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元始天尊诞生)开始计算。

中国历史从何时开始?中国历法从何时开始?中国《道历》从何时开始?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历史难题,令人不可思议,值得认真研究。

《佛历》纪元是公元1950锡兰首都科伦坡举办首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进行议决的。

因此,从道教组织来说,建议《道教》纪元由中国道教协会召开大会进行议决。

 

六、编制《道历》倡议

 

我国青年学者许剑伟编制的《寿星万年历》电子软件,可以从互联网下载使用。

《寿星万年历》V5.05是一款采用现代天文算法制作的农历历算程序,含有公历与回历信息,可以进行公历、农历、回历之间的转换,提供公元前9999年到公元9999年的日期查询功能。

建议中国道教协会组织力量,以许剑伟《寿星万年历》V5.05为基础,进行调整和改造,编制中国《道历》,普照世界,造福人民!

 

《现代易学原理》作者  何中良  2016-1-5(乙未年戊子月丙戌日)

 

 

七、附录              【寿星万年历】V5.05

公元前99573                                       盘古元年

农历  甲子年【鼠年】

 

 

31

十一月 初八

壬戌

2

初九

癸亥

3

初十冬至

甲子

4

十一

乙丑

5

十二

丙寅

6

十三

丁卯

7

十四

戊辰

8

十五

己巳

9

十六

庚午

10

十七

辛未

11

十八

壬申

12

十九

癸酉

13

二十

甲戌

14

廿一

乙亥

15

廿二

丙子

16

廿三

丁丑

17

廿四

戊寅

18

廿五

己卯

19

廿六小寒

庚辰

20

廿七

辛巳

21

廿八

壬午

22

廿九

癸未

23

三十

甲申

24

十二月初一

乙酉

25

初二

丙戌

26

初三

丁亥

27

初四

戊子

28

初五

己丑

29

初六

庚寅

30

初七

辛卯

31

初八

壬辰

 

 

【注】《寿星万年历》V5.05——许剑伟编写,2011817日发布在中华农历网上。

公历:      公元前995733日(冬至)  (盘古元年一月一日冬至)

农历:      癸亥年十一月初十日(冬至) (农历建寅)(《农历》就是《黄帝阴阳历》)

农历干支:  癸亥年甲子月甲子日(冬至)

盘古历:      甲子年一月一日(冬至)   (盘古历建子)

盘古历干支:  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冬至)

盘古历法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公元前9957330时)是中国历书时间的基准点和起始点;

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是中国历史的基准线和分界线:

    在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之前——称为史前时期,

在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之后——称为文明时期。

 

《现代易学原理》作者  何中良 2016-1-5 (乙未年戊子月乙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