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增长”:告别城市野蛮生长
陈柳钦
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在许多城市都出现了类似于西方国家的城市蔓延现象,引发了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尤其在人口较多的超大城市。目前,唯经济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而生活质量导向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元协调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则逐步为社会各界接受和提倡。
时隔37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精明增长”强调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强调对现有城市的改建和对现有城市设施的有效利用,强调城市生活品质与发展的联系,是一种较为紧凑、集中、高效的城市发展模式。“精明增长”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控制城市的蔓延过程,意味着在拓宽容纳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途径的基础上,控制土地的粗放利用,改变城市浪费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精明增长”就是强调在城镇化过程中更加注重集约节约用地、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更加注重经济建设服务民生福祉。“精明增长”致力于让每一个人在城市的发展中分享利益,实现社会公平;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综合平衡,形成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资源浪费、用地紧张是我国许多城市的现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适当提高容积率和紧凑度,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有效利用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而且还有利于建立各阶层混合居住的多样性社区,而这正是城市规划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体现。“精明增长”找到了城市发展新空间。“精明增长”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文理念的充分体现、环境要素的合理保护及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为前提,强调对已开发城市空间的再更新,致力于恢复已建成区环境的活力,二次开发、集约利用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提倡“精明增长”,不是说放慢增长,关键要跑得“又快又好”。
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我国城市建设已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协调发展。“精明增长”模式要求城市规划注重适度提高建筑容积率、寻求城市人口密度与规模的合理比例、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效能、改善城市管理技术和效率、提高城市单位面积的经济容积率、注重城市防灾能力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生活成本等。“精明增长”作为一种充分体现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发展理念,契合了我国城市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要求。
“精明增长”要求我们在城市发展导向上,从新开区转变到对老城区的综合利用;在空间形态上,由蔓延空间形态转到紧凑空间形态;在地区功能上,由单一用途地区向复合用途地区转变,形成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在开发强度上,从过低开发强度向合理开发强度转变;在交通模式上,从私人交通主导向公共交通主导转变。
理性的城市用地扩张可以推动城市化发展,而非理性的城市用地扩张从长远来看一定会成为城市发展的绊脚石。粗放型扩张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巨大的包袱和灾难。要走出这种误区,必须实施“精明增长”战略,要以大战略、大视野的理念重新思考城市化的模式与路径。要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切实杜绝“摊大饼”式的无序蔓延状况,合理划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积极探索卫星城发展模式,真正让“精明增长”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导战略。
(作者系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