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经过几轮“多空厮杀”,目前处在一个相对僵持、弱势震荡、上攻乏力的局面。明眼人应当看得清楚这样一个态势:政府及“追随者”做多的有形的手,与持续做空的无形的手,几经博弈,难分雌雄,现在就看谁手中的弹药充足了。
阵营的一方面是:自信而坚定看好主政“改革”的执政集团的一派,认为现行体制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坎,虽然经济持续低迷、下行压力有增无减,但是向好发展的趋势没有变,清除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毒素的成果越来越明显、现行体制下执政集团完全有能力防范任何形式的混乱局面、有能力把中国经济拖出泥潭、有能力推动经济改革步入健康的“新常态”,因此,坚定信心跟党走,适时布大局,赌注押在体制上。
阵营的另一方面是:日益看空中国经济走势和现行政体,借机撤资逃离股市,这一方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其中有坚定的看空者,也不排除对现行执政集团经济政策及策略“不看好”者,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已经错过最佳改革期,从银行到财政,再到实体经济,已经越来越虚弱,几十年改革成果已经被大大透支,现实经济运行很难从旧的坏的循环中转型到良性循环之中;从某种角度来看,不是中央政府不用力,而是经济由内到外的恶化状况已经很难改变,国家资本主义最终可能会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很显然,在这两方阵营僵持对峙的情况下,不仅要比谁的手中弹药更多一些,更要比谁的主张更能“笼络”民心、影响投资者。对于这两股强大的博弈力量,在此不做深层评价。只说一点:股市早已经是"政治市”,救市必先救心,救国必先护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允许最高不超过30%的社保基金入市,显然是对藏在暗中的“空方”是当头一击。但是空房的承受力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目前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持久的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集中释放泡沫之际,A股空方力量肯定会借机“落锤”,砸出新低。在他们看来,砸出的坑越大,救世主的越是内心发虚。
作了以上背景分析,回头再来看上周末最具有看点的财经新闻:国务院决定,最高可以有30%的养老基金投资入市。投资原则是: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交易,只能以套期保值为目的。这意味着:总量3.5万亿的养老金,有望“切割出”一万多亿资金入市。
对此,从媒体到机构,热炒热议。到底如何看到这一“重磅”政策信息呢?不妨先粗略解读一下这条政策资讯,然后再做评论。综合多家媒体的解读,关于养老金入市的《办法》,有以下几个看点:
1、为了提高把控力,养老基金入市由中央“集中运营”
2、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实行风险准备金“策略”
3、民众养命钱投资,必须接受公众透明监督
4、养老金入市,期望为A股真正托低
还有不少资深专业人士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金入市大都能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依据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401K”资金入市,开启了美股一轮长达10年的大牛市。在美国股市,养老金持仓比例最高,自然赚得也最多。因此,美国普通民众是牛市的最大受益者。无独有偶,当养老基金扩大投资的消息降临日本股市时,日经225指数当日急升3.98%。因此,许多人将我国养老金入市称作中国版“401K”计划。
综合而言,针对这一重磅“利好”政策,个人还有以下几点看法,仅供朋友参考:
1、这是中央“救市”战略的延续,是重要救市策略之一。然而需要深入思考的是:救市到底要救谁、就的是什么?值得思考的是:养老金入市的时机应当是宏观经济稳健向好、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时期,这两个条件现在实际上都不具备。
2、这也是政府“最有强度”的一针“强心剂”,由此印证了一个真理:中国的事情,最终还得靠人民来发挥“扛鼎”的角色,最终的博弈筹码是“养老基金”---不仅肩负着拯救A股的重任,更肩负着拯救汇金、拯救央行的使命。但是,如果全球资本市场爆发危机,对于养老金入市而言,无益于给大火中仍仍雪团---最终化为“烟雾”蒸发。此前,国有嫡系资本集团救市已经深陷其中,汇金公司救市也越陷越深,现在让养老金入市“吐血”救市,是要让民众吐血拯救前几位草包勇士吗?
3、此项决策表明,相当一部分投资机构,认为A股底部已经初步形成,现在必须及时托低,坐实底部。不过,很多权威人士的这一判断,似乎只是“自慰”心态。股市是不是底部,是拿时间熬出来的,连上帝也不是先知先觉者。
4、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虚实结合的救市之策:用约一万亿的资金规模“声势”,加上降准降息预期,企图首先稳定投资者信心,封杀空方后路。但是,此举恰好给投资者一个不漂亮的借口,并会诱发逆反心理。
5、 养老金入市一旦实质性推广开来,在今明两年的后势到底如何,尚难预判,毕竟中国正处于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节点。实际上自十八大以来,已有的深层的经济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化解,而且在一些领域开始恶化。现在钱袋子里唯一相对充实的就是“养老保险金”。如果真的金融危机来啦,恐怕只能印钞票了。
6、 美国的经验基本不适应中国,因为市场环境、政体机制、权力结构等大不相同。现在拿美国资本市场的陈词滥调忽悠中国决策层,实际上是无知加弱智。
其实,最最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是:改革的方向是否正确?
如果方向错了,越是加力就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