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冰冰对话(21-25)


副标题:闭门读书以来这些年

21.

冰冰:有一种说法是,当人在短时间里过于渴望成功,结果不顾实际,急于求成。可是,现实又是如此残酷。根本不可能短时间里实现理想中的那种成功。就这样,思想越来越极端,压力山大,疲劳作业,长此以往,积劳成疾,尽管是一位体格强健的人。那么,您的实际情况呢?

苗实:如果再深入讲,我认为自己有一个严重的思想偏差,那就是在各种质疑和批评之声的逼迫下,自己把自己就完全想象成无所不能的超人。既然是无所不能的超人,那就可以短时间里做成常人短时间里做不成的事情。而且,在非常举动下,一定会出现奇迹。结果,现实是相当残酷的,不仅没有出现所谓的奇迹,反而妄图制造奇迹的人被打垮了。那么,这次深刻的教训就告诉我三点,第一点,天底下不存在无所不能的所谓超人,而人人皆常人,存在相当大的局限;第二点,谁违背客观规律,谁就会被无情地惩罚,这是真理;第三点,奇迹可以有,但需要数十年的努力,甚至好几代人的努力。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也是这种情况。由于中国太落后了,国弱民穷,近代以来,饱受欺凌,所以建国后,共产党人就想在短时间里实现国强民富。接着,就学习苏联,搞计划经济,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经过多年实践,欲速则不达,结果经济发展一塌糊涂,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穿得破破烂烂,住的是土坯房,甚至有不少茅草屋。什么原因呢?其一,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违背了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由于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人为把生产关系搞得太超前了,超过了现有社会发展阶段,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正常发展。其二,反商品化,反货币化,反市场化,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其三,大搞赶超战略,不懂各个产业按照各自比较优势,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是违背客观规律。

22.

冰冰:成功,其实,除了努力,还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病愈后,您是否是这样想的?

苗实:过去,也有过持久战的念头。不过,由于方方面面的干扰,并没有付诸实践。在病愈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把持久战的理念落到实处,才能逐渐走向成功。那么,既然认同持久战,除了自己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用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先前,各种质疑和批评给我造成的压力非常大。当然,我几乎不出门,这种压力是通过家里人传递给我的。现在(即2005年),大病一场后,家里人彻底想通了,他们不但由原来的反对转为支持,而且不再把外界的压力向我传递了。这样一来,学习研究的环境大为改观,不再有任何干扰,那么,我就完全可以做到,心无旁骛,力所能及,甚至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了。实话实说,虽然是2001年开始闭门读书,但真正实现闭门读书,已经是2005年以后的事情了。更进一步讲,2001年至2005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闭门读书之名,无闭门读书之实;2005年以后,树静风止,闭门读书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换句话说,2001至2005年,是闭门读书的准备适应阶段,属于初级阶段;2005年以后,是闭门读书的具体落实阶段,属于中高级阶段。所以说,一件事情,说出来是一回事,做出来是另一回事,这种中间极有可能存在相当大的时间距离,而只有切实经历了,才能明白,知之难,行之更难。

23.

冰冰:遭受这一次所谓上天的惩罚,您又意识到了什么?

苗实:其实,我这个人,就是喜欢争强好胜,即任何事情,都想做得比别人好,永远跑在前面。仔细琢磨,这也不是什么错,不服输对走向成功至关重要。但是,策略或方法不对,也不成。也就是说,我在2001年至2005年这一段时间,没做好,恰恰是由于这个问题。如果我真正懂得“事缓则圆”的道理,就不会那么操切,以致于急火攻心,积劳成疾了。当然,如果善于化解压力,排除干扰,事情也有缓和的余地。那时候,如果家里有电脑,并装有宽带,可以自由上网交流的话,情况极有可能也好很多。只可惜,当时西部农村没有宽带,即便有电脑也上不了网。还是不说了,现实归现实,假想归假想。而且,是现实,就必须接受它。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那么,有志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是个新的起点,而其余的路程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经历各种挫折,克服各种风险,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才能成功。也就是说,立志,需要长期的酝酿,以扫除心理上的种种障碍,从而战胜自我。那么,让这个志最终出成果,同样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在千难万险的考验之后,才能真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就我而言,立志,至少经历了6年时间,而逐渐走向成功的过程,至少经历了13年时间。

24

冰冰:在病中的时候,您想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

苗实:开始,我压力还是很大,情绪也不好。但是,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自己与医院的一位老医生慢慢就熟悉了,多次就聊到自己的事情。那么,老医生就经常开导我,做人做事,要有长远眼光。后来,在他的众多启迪下,我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集中精力学个三五年就可以了。譬如,有的老专家,都七八十岁了,还在翻书学习,真正是学无止境。至于理想,即想成为经济学家,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才是硬道理。而且,好的策略或方法,都是必须的。说白了,好的脑瓜是根本之根本,成功人士必须有好的脑瓜。具体讲,第一,要训练好自己的脑瓜;第二,要利用好自己的脑瓜;第三,要保护好自己的脑瓜。只有如此,才能会争强好胜,做到恰到好处。事后看来,自己经历的这个大病一场这段时间,成为我人生的最为重大的转折点。原来,虽说下定了决心,但是经过2001年到2005年这一段的艰苦摸索之后,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楚了,任务比先前想象得要艰巨,困难比先前想象得要硕大,风险比先前想象得要繁多,时间比先前想象得要长远,要真正实现理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马虎大意,不能见异思迁,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埋头苦干,锲而不舍。

25.

冰冰:为此,家里人为您这样担心受怕,您有过内疚吗?

苗实:肯定,有内疚。但是,我会藏在内心深处,不会轻易流露。为什么?本来,父母为了我的前途,就操碎了心。甚至,伤透了心。更进一步讲,我担心,自己如果把真实的情感完全流露的话,父母会更加顾虑重重和伤感不已。也就是说,我要隐藏自己心灵脆弱的一面,尽量给父母展示自己坚强的一面,这样的话,父母才能心安自在,幸福愉悦。说实在话,2005年前后这一段时间,是我的人生低谷,更是整个家庭的痛苦深渊。经过这个历练,我深深体会到,人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如果失败,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坏到你不可想象。所以,人的一生,即便中途有小的失败,但是最终取得成功,是必须,必须,必须要做到的。现在回想起来,我这么多年,之所以能够一路上克坚攻难,不断进取,有三方面的精神资源。第一个方面,是从书本上汲取,古今中外的各种事迹,尤其是中国历史上那些名人趣事。第二个方面,是父母的各种经历,包括种种苦难和愉悦,种种挫折和成功,种种奋斗和无奈,种种收获和麻烦,等等。第三个方面,是自己的切身体会,包括小学初中的得意,高中的失意,大学的兴奋,以及闭门读书前期的彷徨和挣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