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旅游地实现“突变”过程中的产品创意
旅游产品是主题定位的表现和支撑,是体验消费的对象和载体,是旅游开发与规划的落脚点。有了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的主题,没有相应的产品做支撑,就是空洞、抽象、虚幻的,无法达到发展旅游产业的目的。大理市“风花雪月”、“侠义大理”等主题就缺乏根植于本土、内容丰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作为支撑,因而难以产生市场竞争力,相较之下,丽江的“艳遇之都”则因有了丽江古城(以酒吧街为代表)、玉龙雪山(殉情之山)、泸沽湖(走婚习俗)而吸引了大量游客。因此,在主题概念的统领下,将资源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可重复生产的产品,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墨江县建设了北标园、双胞文化园、碧溪绘本小镇等景区点,规划了哈尼文化展示中心(哈尼大观园)、迷帝普洱茶庄园等景区点,开发了双龙烧烤城、哈尼长街宴、哈尼原生态歌舞《诺玛阿美——阿墨江》等配套产品,初步形成了集大众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
在墨江县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处处可见创意的身影。从地球仪上的一条虚线到以科普教育为主导功能的公园再到一处综合性的旅游空间,墨江县老牌旅游地标——北标园可谓无中生有、化虚为实、抢占先机、推陈出新、持续提升的产物。从一口水井到一座包括双胞文化长廊、双胞井文化广场等景点的主题文化公园,墨江县新兴标志性景区——双胞文化园综合运用了小题大做、借题发挥、主题提升等创意策划方法,体现了城旅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理念。从癸
能大寨这座看似并无突出特色的哈尼村寨到极具眼球效应和吸引力的体验型开放式景区,淘金寨体现了墨江人突出差异、强化特色、寻找卖点的努力,通过“旧元素”的“新组合”,巧妙地将墨江金矿资源与河流、村寨、旅游产业有机融合,使癸能大寨区别于周边地区尤其是元阳县、红河县、元江县的哈尼村寨,成为一处满足无数游客“淘金”梦想和体验需求的地方。(来源: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李庆雷、高大帅. 弱势旅游地突变的创意路径.中国旅游报,2015 年7 月22 日第 B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