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成思危


中国虚拟经济之父成思危的逝世引人哀思,在中国股市哀鸿遍野之际,伟人的离开更增添无限的重量,在现代史上,如成思危这样历尽劫波却始终保持一位知识分子的高风傲骨,始终保持振导社会的使命感,堪称成功的知识分子。人们在评价上世纪50年代反右与90年代以来的反腐,都是针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因此在如此波云诡谲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仍然以古士大夫的精神不辞艰辛为国为民而淡泊名利、虚怀若谷,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界的楷模。

成思危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在于他的思想与行动是对中国传统中陈旧的经济观念进行改革,观念更新、黄金万两,而他正是一步步耕耘于此。中国古代有相当发达、成熟的商业文明,但是几遭横逆,不能有效传承与发展。一个封闭的、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体系从本质上讲也无法完成对商业文明的发展,现代中国打开国门与世界经济接轨,显然对商业文明的重建成为核心问题之一,而这正是以成思危为代表的学术界人士承担起来的。

市场经济得以发展、成熟必然建立在信用、法制、创新的基础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们之间彼此能够信任才能产生交易,而法制昌明却是必不可少的后盾,没有第三方或者仲裁机制的信任是无法形成制度的。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所在,技术、管理、金融等各方面的创新无不迎合市场经济对供求矛盾的调节以实现人们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成思危力推虚拟经济就闪现出这样的光彩。

成思危在美国加州学习研究期间,对硅谷长期深入的实地考察成为他人生转折的起点,而做出这样艰苦努力的又有几人呢?立足于国家需要才能找到人生常青树的活水源头,改革开放以来赴美欧学习先进经验的很多,但里程牌式的人物却是屈指可数的,这里面的成功只有心怀对祖国的热忱才能实现。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对西方的学习,即使现在雄踞世界第二的宝座,要建立起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依旧要向西方学习,而且一个国家只有保持与外界的交流学习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一带一路的推行,其实不仅仅是服务、商品的流通,也在于始终保持对外界观念、社会变革、文化发展的吸纳和利用,但是如何去发现这些事物,特别对事物细节作出深入考察来预测新经济模式却是需要成思危这样的人物,在盛夏雷雨频频的光景里,由此对成思危的逝世更感忧思。

普罗大众的精神世界是极容易被误导、被引领的,他们的意识如流水一般的变化。因此正确的观念要深入人心将是非常艰巨的,成思危留给中国人一份厚重的遗产,如何发扬和致用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