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逢节必过,三十多岁了,连儿童节都不放过。我本来要打趣调侃一下的,可是看人家过的不亦乐乎,也就忍住了。幸福多好啊!幸福可以很过分,这个世界,唯有幸福可以很过分。
如果一个人家从来都很贫寒,而且还没有任何和谐氛围幸福感的话,我的判断是他们大概不会过什么节日,除了春节。我们家就是如此,我记事以来,我们是只过春节的,其他的节日都不是节日,我们都一马平川的趟过去!说起来也挺霸气的哦,呵呵。
不仅我国的传统节日不过,新节日例如国庆节什么的更不过,当然世界各国的洋节日更是连寻常日子的分量都不如。我能够想象父母对过洋节日的嗤之以鼻,因为即便是我,号称开放而前卫的人,到现在对过洋节日也嗤之以鼻。比如说圣诞节,人家过圣诞节那是因为人家信仰基督教,国人也跟着屁颠屁颠的起哄,你知道什么圣诞节吗?你是个干嘛滴?
不过节日这个还算不过分,过分的是我们见不得别人过节日,我秉承了父母的观点,被他们严重熏陶,觉得过节是吃饱了撑得,闲极无聊,没事起腻,腻腻歪歪的拿肉麻当有趣。我知道这是我的问题,请不要嘲笑我骂我,这是我的成长环境造成的恶果。
所以当父亲六十五岁就打电话通知我们兄妹三个说要过六十六大寿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我必须坦诚,我还是惊呆了!过大寿需要那些程序?应该怎么过?我们不知道,说一句很不孝的话,我们也没有用心没有兴趣去研究,于是也就是在一起吃顿饭。给别人买东西买礼物也是我们的弱项,不但不知道该买什么,我还有严重的选择恐惧症,于是商定:给他一点钱,他想买什么就买点什么吧。
这样其实很不好很失败,幸好父亲不介意,因为他比我们更不懂。
所以当父亲提前三天给我们打电话通知我们兄妹三个说要过父亲节这样的洋节日的时候,我已经不仅仅是惊呆了,我有点哭笑不得,有点无语。我承认这很不孝,可是这就是我的感受,我到现在还没有学会假惺惺的说话和做事。
我现在终于承认世界的变化让人目不暇给了,好像爱因斯坦说过:不要预测世界,因为它来的太快。连父亲都过父亲节了,世界还有什么不可能?
我是有过节日恐惧症的,我无法像别人那样过的自然亲切,我会感到尴尬和别扭,举动会不协调,脸上的肌肉会僵硬,时间久了脑仁会疼。我想我哥和我妹也是如此吧。
给父亲过父亲节其实就是把给他过六十六大寿复制一遍,一如既往的有点不自然,连个开场白都没有。吃饭的时候父亲突然说了句:今天是我的节日。妹妹接了一句:今天是你们三个的节日。她是指的父亲、我哥和我,父亲有点尴尬,就没再说什么。
父亲这几年老的特快,老态龙钟甚至开始颤颤巍巍,以前那种打遍天下吼遍全球的凛凛威风一去不复返了。他有很强烈的危机感,感到被忽视被无视甚至被遗弃,他要强调自己的存在,通过一些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的举动刷存在感。
我知道过分的不是父亲,不是他总是撺掇大家为自己过节日,而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事先为他安排?他知道等我们是等不到的,于是就自己操办,再加上一如既往的火急火燎,所以就显得有点哭笑不得,有点尴尬不自然。
这又能怪得了谁?我们没有和谐融洽的亲人关系,几十年父母从来没有重视过谁,看谁一眼,冰冰凉凉冷冷清清,我们早已习惯了,习惯对家庭其他成员也冰冰凉凉冷冷清清。现在突然要热闹了,热乎了,亲热了,由热变凉很容易,由凉加热是不是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