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者与使用者


  大多数的消费品,其购买者和使用者是同一人。也就是说谁买谁用,这很好理解,比如逛商场挑的是自己的衣服、自己的鞋、上电商买的是自己的手机自己的电脑。

  但也有一些玩意,购买者和使用者不是同一人。

  或者说购买者用不了,使用者买不了,这就有点意思了。

  比如说童车产品。

  我们在为好孩子童车策划时,为其设计的产品核心利益点是——

  “好孩子童车,更舒适。”

  而不为大多数所知的是,其实这与我们前期给好孩子童车进行的市场调研得出的数据完全不匹配,据市调显示,72.6%的受访者在购买婴儿车时关注的首要因素是“安全性”,占比72.6%,而考虑“舒适性”的只占26.2%。

  很明显,如果参照市调,我们的诉求应该是“好孩子童车,更安全。”

  而最后我们选择的却是只有不到三成消费者关注的“舒适性”,而且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极为正确。原因正是在婴儿车这种特殊产品其购买者和使用者的错位上:家长重视安全,但是婴儿如何感知安全?婴儿同样无法感知他/她的坐骑是否折叠便捷/清洗便利/科技含量几何,更不会得知这婴儿车的品牌是啥,性价比高不高。

  使用者唯一能感知的,就是舒不舒服,于是只有从舒适着手,才能打动那些非使用者的购买者们。

  只有从正确的视角进行洞察,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而和婴儿车相似的产品,还有儿童安全座椅。相信睿智的你已经想到,婴幼儿无法感知一辆车的引擎怎样/马力多少/外观是否帅气/配置是否先进... 等等过于复杂的事情。

  他们唯一能接受到的,就是自己眼中变幻的景象。

  这与和驾驶座中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