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考察浙江古村郭洞风水随笔
曾祥裕(中国易经社科院副院长 电话13766307454,微信号ZXYFS6146794)
前几年我在浙江考察风水时,到过兰溪的诸葛八卦村,深感浙江先民的风水意识强。此后,通过考察“江南风水第一村-----郭洞”,我认为中国风水在浙江乡村得到最优化的传承和运用。
郭洞历史悠久,建村于元代之前。景区融山水、古树林、古桥亭、古寺院、古城墙等景观于一体。郭洞分为郭上、郭下两个政村,这里集中分布大量的明清古建筑群,依地形地势分布,四横两纵的道路交错有序。郭洞山青水秀,古朴宁静,景色优美,是一处观光旅游胜地考察结束后感慨良多,深感中国先民择居重风水,村落选址的风水理想模式藏风得水,运用得恰到好处。
为何取名为郭洞?其生态环境独特之处有何亮点?
郭洞位于武义县城之南约10公里处,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故名郭洞,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陪同我考察的弟子刘金贵的一位法院朋友廖法官先安排我们一行在农家饭馆吃了丰盛的农家菜,热气腾腾的土鸡煲一揭开盖子就飘溢出清香味,这是当地出了名的美味,还有夹着金华火腿的竹筒饭,冒着热气,让我们食欲大增。我不饮酒,同行人喝了当地酿制米酒,一个个喝的脸红脖子粗。
饭后,廖法官引我们一会人参观何氏宗祠,接着就登龙山,龙山不算高,山呈三角形,守卫着郭洞村的左侧,崎岖山路上弯弯曲曲,满目苍翠,山上分布有百余亩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金字塔。满山六七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蕴藏着原始奥秘,展示着古老神奇。古树品种多,有南方红豆杉等国一级珍稀树种。
郭洞这种保护完速的生态环境意识,源自于祖先的浓厚的风水意识。视绿色为生存安全的屏障,祖训明示村民世代护林,不准砍伐。在建国大炼钢和文革动乱时期,村民不盲从政治潮流,坚守祖训,没有毁坏龙山的一草一木。这种视绿色为生命的神圣责任感,让我肃然起敬。
郭洞的风水格局正符合中国风水理想模式:藏风得水,注重水口关锁。
我们从当地老农人嘴中了解到,该村落的选址位于龙山之麓,群山环抱,水口的关锁。我们一路上进村就深感曲水有情,经过一个个封闭水口,来水悠扬清澈,去水顾恋有情,村落就座落在开阔处,家家临水而居。
经测:
1)新何氏宗祠:壬山丙向兼子午甲子金龙,水出丁未,乾亥来水。明堂前有其他建筑物。
2)老何氏宗祠:座落在一藏风聚气之山麓,后龙山秀挺,朝应峰秀丽,水口癸丑,巽巳来水。
3)海麟院:原大门已改为丑山未向,院墙改为影壁,其意大殿南方正对山下的村庄,为防火而改为影壁挡住大殿。
但是我在考察中也有失落感,该村后人对开山祖的纪念越来越淡薄。
我们在回龙桥看到几位老人悠闲地相聚聊天,并询问何氏开山祖的坟墓在哪儿?
一位八旬老人乐意带我去。他身体硬朗,面色红润,走起路来腰板挺直,攀登山路时气不喘,不得不佩服老人长期锻炼赢得如此健康的身体。在杂草丛中老人阴宅风水日课停顿下来,指着一个平缓山坡下的坟包说,这就是老祖宗的坟墓。我们一看有点失望,心想这祖坟如此寒酸与豪华壮观的宗祠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何氏祖坟位于一秀峰山麓处,前有秀峰相对,坟墓藏在杂草中,显得寒怆,坐向癸丑庚山甲向兼酉卯癸酉金穴,左右有护砂有情,水口癸丑,巽巳水上堂。
看到如此寒酸的何氏祖坟,我心想,郭洞人民如今享誉全球,旅游收入可观,是来源于祖先的风水理念,营造了一个山水有情呵护的生存环境,成为当今喧嚣城市众生所向往的风水宝地,饮水思源,作为何氏后人应引有如此远见的老祖宗感到骄傲和自豪,应怀感恩之心,照料后祖宗的阴宅,让他们长眠地下也得以安息!
游后感言
风水是中国独特的“天人合一”文化和学说的运用,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质是追求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这是风水观念中村落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
中国传统观念中,山之南水之北为阳。负阴抱阳,要求基址坐北朝南,背后有主山称来龙山,作为背后的屏障;山势向前面两侧延伸,连接到左辅右弼又称青龙白虎山,使基址的背后以群山环抱。基址的前面有月牙形的水塘或弯曲的水流,河流水道向南突出,以收到六秀水,同时免基址被冲刷。
前面有作为对景的案山。对于更大的聚落,如城的选址,山水的构架更大,要求在主山的背后还有少祖山、祖山,并以山脉相连,称龙脉;青龙白虎山两侧有护山;案山之前还有远处的朝山;水从案山和朝山绕过,在村的出入口两侧有水口山,称为狮山或象山。
主山与青龙白虎山、案山、水口山围合成基址的第一道屏障,祖山少祖山与护山、朝山围合成第二道屏障,这样基址就位于这样一种山环水抱环境的中央,四面重山围合,前面流水穿过,形成背山面水的基本格局。
风水中所营造的这样一种藏风聚气的理想模式符合中国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这样一种围合向心的空间构成正是中国人内敛性格的反映,自古以来都是令人神往的生活环境。
趋利避害是风水的普遍原则,中国传统乡土聚落立村选址、营宅造院都遵循着这一原则,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风水中重视对“气”的考虑。在村落的建设过程中,风水术要求直观地考察现场情况,协调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构成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格局。水的引入,可以调节小气候,以形成“气”,而重山环绕,则可以避风,使“气”留下来,风水术对于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风水术对人居与自然关系的考虑也符合中国“天人合一”环境观,建筑以群山为背景,增加景观的层次感;以水为前景,取得开阔的视野;建筑因山而气派,因水而生动,呈现出一段段优美的中国山水画卷。
因此,诸如郭洞等传统村落中所体现的风水理念,对于今天新农村建设或小城镇建设规划,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研究其合理含义,让风水思想在当代乡村转型期的村镇建设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促进城镇建设的生态文明发展。
(温情提示: 为满足易友学习风水的需要,曾祥裕欣然接受广州杨公风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邀请,7月15日,在美丽的风水名城广州举办杨公风水弟子学习班, 联系方式: 电话 13802426318、13798021688 ,QQ QQ 2738571620 , 网址 www.gzygf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