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庞国军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观察员 太阳界品牌总监 执行总编
受访人:黄 鸣 微排地球战略首倡人 皇明集团董事长
采访前记:蜕变从细微开始
这些年黄鸣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原来那个让人尊敬的、崇拜的太阳能光热领军人被贴上了“偏执”、“自大”、“狂妄”的标签。皆因他不断的“曝潜”,不但曝光热行业之潜,还曝其他行业之潜,不管他自己是怎么想的,但在很多人眼中,他的所做所为已经超出了一个企业家的职责;还有他经常大骂行业不争气,大骂其他企业的各种不是,甚至多次扬言离开这个行业,与行业决裂。
对他的所言所行,有员工谏言过、有朋友提醒过、有长者劝说过,但收效甚微。也有人说,其实黄鸣这样做真切的反映了他对行业“爱之深责之切,爱之深恨之切,爱之深痛之切”的心情,方向是对的,方式却是欠缺的。我也列出了“八个为什么”的采访提纲,想对他进行一次刨根问底,问问他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为了什么”、“想干什么”......以此探寻到他的内心深处。
采访计划还没落实,情况却发生了逆转。最近的几件事,不得不让原来的采访提纲作废。
第一件事,11月12日皇明品牌总监在微信里发了一段黄鸣在经销商年会上的谈话内容,让我眼前一亮的一句话是“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不再站在大家的对立面,对自己是挑战,但愿意挑战,跟大家在混沌中一起升华。”看到这句话时,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黄鸣要改变了吗?”但随即怀疑之心又占了上风,“偏执者”怎么能说变就变呢?仅凭一句话不好下结论,还有待行动来证明吧。
第二件事,12月18日,2015年行业年会在临沂召开。像往年一样,黄鸣是否参会,会上又要放什么大炮,成了会前很多人心里嘀咕的事。对于黄鸣参加年会,行业中人是既爱又恨。爱的是,他来参会让大家可以感受到行业旗帜还在,让人心里塌实,他的激情演讲还可以活跃会场气氛,增强感染力。恨的是,他在台上经常骂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有时到了咆哮的程度,一句话打击一大片人,好像所有企业都是他的敌人,就像大人训斥孩子那样,让谁都受不了,他在台上痛痛快快骂别人时,实际上台下也有人在心里或者小声骂他。
当18日那天他登台演讲的那一刻,会场里几百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紧张地等待他那咆哮似的开场白。但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他一反常态,竟然用了“亲爱的家人们”做开场,瞬间,会场紧张的气氛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接下来他以《蜕变》为题进行了演讲,描绘他及企业的三个蜕变,从太阳王到太阳狂的蜕变,从教父到学生的蜕变,从卖场到道场的蜕变。整个演讲内容都充满了谦逊、阳光、反省和向往,那些怨恨的、痛心的语言统统消失了。
会场的人通过微信直播他的演讲内容,点赞越来越多,尤其他在会场用百米冲刺的动作来表达他宝刀不老,为太阳能狂的决心时,有人的眼角偷偷的湿润了。
然而华丽的语言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改变,只有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在这次会上我特别对他的行为进行了关注。有几个细节似乎意味着他确实在发生着改变。
细节一:以往演讲完,放完大炮后,他总拍拍屁股走人,从来不听别人的演讲。这次演讲完,他静静的坐到台下的座位上,聚精会神的听台上的演讲,并和身边产业联盟张晓黎主任交流,说他们讲的很棒。
细节二:在会场外有很多展位,展示着一些产品。他在展位前停留下来仔细观察着产品,并收集了一些资料,边看边说“有这么多好东西啊!”返程时,他把收集的这些资料一并装在手提袋里带走了。
细节三:几位企业老板与他共进午餐时,恭敬的说皇明是大企业,我们这些小企业要向大企业学习。他当即提出反对意见,说今后不要说大企业小企业啦,大家都是平等的,企业不分大小,而是讲谁专谁精,未来行业趋势是向精细化发展。还当场邀请了一位公司负责人去皇明讲课。
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这个“偏执者”发生了改变?他的这些细微改变,也改变了我的采访思路决定把原来“质询式”采访变为“倾听式”采访,和大家一起聆听来自他内心的诉说。
对话详录:
【改变别人是不可能的,只有把自己改变成明灯,去照耀别人,去启发别人,去醒悟别人,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庞国军:回顾进入太阳能行业的二十多年时间,你感觉现在和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黄鸣:1986年,我的女儿出生,我毅然决然的抛弃石油转向太阳能。回顾之前的二十八年,前二十年什么都没有,但是很顺,企业经历了从没钱、没市场、没品牌到有钱、有市场、有品牌的转变。夸张点可以说是想什么来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会这么顺?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们心里纯净、单纯。一直秉承“为了子孙后代的蓝天白云,实现全球能源替代”的理念,那时候的我们用太阳能,真心地热爱太阳能。所以,这些在当时感染了很多人,其中就有我们的客户。但是到了最后八年,我们什么都有了、都懂了的时候,思想却开始偏了。
我们把想当然的“正规化”扣到企业头上,认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结果来了一堆定位、战略、市场区分、4P、5S等等概念。这时候我们开始对经销商、对员工、对社会的心都不纯了。
但自己还是那个梦想“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实现全球能源替代”,这个是梦想我是坚信的,要不我不会已经投了几十个亿建太阳谷,又砸10多个亿去办世界太阳城大会,把自己置于很高险的境地。但是对员工的信念和梦想不相信了,我们的耳边充斥着市场前景好、潜力大、有钱有名有利有发展、可以上市、可以当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概念。
庞国军:企业的内在环境和理念发生了变化,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黄鸣:可以说人员和企业文化两方面都受到了影响。由于我们周围充斥着所谓“百万富翁”类型的言论,我们最初的那些内心纯净的员工开始动摇了,更有甚者还会有一些投机者趁机进入企业。内心纯净的员工在这样的舆论氛围里面,开始质疑我所说的伟大梦想、奋斗、转型、创新和筑梦。其实他们非常愿意去相信伟大梦想,但是看到的却是企业在用利益诱惑他们,他们因之开始怀疑企业的理念。而那些趁机进入的投机者原本就不相信梦想,他们的存在是助长了负面舆论的滋生。如此一来,企业的思想就乱了,思想乱了,队伍和文化也会乱,整个执行就会受到影响。这就是后八年发生变化的后果。
庞国军:其实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看到近几年的皇明,实际上是在不断地迸发出技术创新的亮点。比如说太阳能采暖制冷建筑一体化、未来屋和太阳能微厨,甚至说太阳谷本身,都是代表着太阳能最前沿的技术成果。但是在营销方面,尤其是前几年太阳能光热行业混战的时候,皇明的成绩并不十分抢眼。这跟你刚才谈到的思想乱了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黄鸣:有关系的。在后八年里面,其实我们的队伍也渐渐分成了两种。一种是研发制造的队伍,他们还是秉承皇明的梦想,这就是你可以不断看到皇明技术创新亮点的原因。另一种是我们的营销团队,他们在外部方面长期受市场影响和环境影响,乃至其他行业的影响,内部方面是企业内部不良舆论的诱惑,慢慢的心底变得不纯。这时候,对他谈梦想,谈创新,他们反应出的是抵制情绪。这种情况本来就是企业发展的障碍,所以营销队伍一下子就乱了。
庞国军:那在这种情况下,你决定改变了?
黄鸣:是的。现在我认为我们应该回归理想、回归梦想,企业文化应该回归圣洁。为此,我讲了半年。但是问题也因之来了。简单地说就是“效果不错,变化不大”。我要求大家变化,大家表面上和口头上很认同,但是在行动上并没有什么改变,行动上还是原来。这时候我就怪大家不变,开始指责、拍桌子、发狠、责备、责怨,但是发现还是不管用,就开始反思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和寻找改善的方法是什么。
庞国军:这时候是不是遇到什么契机,以至于让我们看到了你今天的转变。
黄鸣: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契机。当时我碰到领导力培训的国内发起人威廉姆,他公益的把这套方法介绍到中国来,他表示这个很好,对企业的变化会很大。当时我就带着很虔诚的心态去了。结果从下午两点一直跟他谈到到半夜。
庞国军:谈了这么多应该会有很多收获吧?
黄鸣:其实老实说,我虽然感觉挺对的,但是行动上还是按原来的习惯。他的理论是:你的一些坏习惯和坏的思维你自己是感觉不到的,你自己觉得还是对的。人嘛,都认为对自己才会去做,要是认为不对没人会去做。这些道理我觉得都很对,但是在实际得行动指导方面我觉得我并没有醒悟。
领导力培训大师scott教授讲道,改变别人是不可能的,只有把自己改变成明灯,去照耀别人,去启发别人,去醒悟别人,别人才能改变。你想直接扭他是扭不动的,会抗拒。这次年为什么很多员工和我对抗,和我那么多的矛盾,实际上根源在这里。
虽然醒悟了,但行动上还是按照原来的习惯,虽然错了,但自己还是不知道。
庞国军:那后来是什么促使你将醒悟变为实际行动的呢?
黄鸣:因为当时偶然结识了平安保险的赵均馨女士,她也是领导力培训在中国的推进者。赵女士很爱学习,拥有好几个博士学位。她的理想就是希望通过领导力培训让各行各业的领袖企业或者想成长想升华蝶变的企业都得到提升,从而带动行业的升级。
那天的培训一直持续到零点,结束以后我送赵女士回到酒店。当时同行的还有我们企业的一个部长,仍旧想向赵女士请教学习,当时我并不知道,我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凌晨四点,我醒来翻了翻微信,发现他们两点半的时候在微信上发了一些感悟,我十分感动赵女士为了我们这样一个素来没有交情的企业可以付出这么多的精力来指导,于是我就回了一条感恩的话,并对自己没能参与表示了遗憾。到了早上七点,我踏上返程的火车,一看微信,赵女士居然发了几十条信息给我,细细讲了她的理念。我幡然醒悟,一定是我凌晨的回复惊醒了赵女士。后来在火车上的一个多小时里,我大概回复了几十条,而赵女士给我回复了一百几十条。当时我就想,人家不相干的赵女士为了这个投入了这么多,我难道还不要做出一点行动吗?我带着感恩的心这样想着,并且决定必须改变自己。
庞国军:这可以说是幡然醒悟了。
黄鸣:是的。培训对我说教的时候感觉不大,但是当我感动的时候,同样的话,就非常触动我了。
庞国军:那么你接下来做了什么行动吗?
黄鸣:这时候适逢亿家能的经销商大会,我决定做领导力培训。头天晚上我讲到12点,成功的把经销商激发起来了,但是实话说非常的累。
庞国军:如何激发的呢?这次经销商大会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黄鸣:以前我是以教父的身份来进行说教。现在我下去了,自己变成学生,自己先检讨自己,我哪里做得不对。自己走下去,和大家在一起。第二天的培训,我从早上讲到中午一点半,大家饿坏了。以往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老板们也会蔫蔫的,更何况是经销商,但是那一次大家没有。情况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大家被带动起来了。原来因为我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大家都几乎要变成对立面了。而现在我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我愿意和大家一起,那么大家也愿意和我一起。
庞国军:这种转变率先在经销商面前实现了,那么后续又有什么变化呢?
黄鸣:在员工面前也是一样,这种变化是一连串的。沟通、反思、检讨、梳理。我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员工,我扮演聆听的角色。尽管原来大家也是可以对公司提意见,但是现在这种提意见,我在姿态上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互动使整个公司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都开始找内因,这件事情没做成,理想没实现,是自己的原因。
庞国军:也就是说大家都会去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了。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在团队方面开始转变的过程了吧?
黄鸣:我们要找那些真正的同仁,真正自动自发的人。去优化团队、提升团队,召唤外部的人、唤醒内部的人。其实内部是内心长尘埃了,心霾。除掉心霾,把心打开。所以说变化很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