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论中国人与契约精神(5月29日)
关键词:契约精神 贵族 《威尼斯商人》 民族虚无主义
微博上的朋友提出“中国人为何没有契约精神”之论,所提供的解读是:首先是中国没有宗教,这就失去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监督者,失去了一个保证契约正常履行强大的中间人,一切只能靠自己内心的道德律令,何其难!最要命的是,中国在于变通的文化基因。契约精神就是诚实的信守规则。但中国的文化往往在乎聪明,在乎变通,在乎兵不厌诈。
虽然用短短的几段字去论辩诸如中国人是否拥有契约精神之类的大辩题,这个有点难度,但贾春宝还是要说,以契约精神上升到普世价值,精神世界的虚无,甚至直接推导出中国人的劣根性,固然有怒其不争之意,但总是有“双重标准”思维方式下的民族虚无主义情怀,颇有妄自菲薄之意,虽然痛快了嘴巴,却会贻害无穷。
契约精神的核心是法家思想,经典名著《威尼斯商人》讲述的就是通过“契约精神”而让自己免除应得之惩罚的故事,那与其说是契约精神,不如说是狡辩,是以文字游戏来钻契约的空子。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了数百年,以通过文字游戏钻契约甚至法律空子的律师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钻空子不仅会让人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越来越严谨,更会增加各种攻守策略。比如“法无禁止即为可行”就是在挑战人的良心底线与道德边界。
法家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是引起纠纷与激化矛盾的,素来是以让人有芒刺在背的感觉的,在中国式的社会环境中,未必就是值得推崇的。不管是有雄辩的口才,还是有出众的文采,或者是敏锐地捕捉别人漏洞的眼光,其实都是会让人产生习惯性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便是矛盾与冲突,甚至是敌对思维方式的源泉。
不管是荀子的“性本恶”还是韩非子《五蠹》《八奸》,或者是从李斯赵高到汉武帝、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政治,再从大明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到康乾盛世时候的文字狱,中国人骨子里不喜欢打官司,面对矛盾与冲突,更多的是采取“化”的方式。而动辄就发誓“告那小子”的,则更多的是西方的思维方式。
[韩非子所谓五蠹是指学者(指儒家);言谈者(指纵横家);带剑者(指游侠);患御者(指依附贵族并且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他认为这些人会扰乱法制,是无益于耕战的“邦之虫”,必须铲除。所谓“八奸”是指:“同床”,指君主妻妾;“在旁”,指俳优、侏儒等君主亲信侍从;“父兄”,指君主的叔侄兄弟;“养殃”,指有意讨好君主的人;“民萌”,指私自散发公财取悦民众的臣下;“流行”,指搜寻说客辩士收买人心,制造舆论的臣下;“威强”,指豢养亡命之徒,带剑门客炫耀自己威风的臣下;“四方”,指用国库财力结交大国培养个人势力的臣下。这些人都有良好的条件威胁国家安危,要像防贼一样防备他们。]
不管因为什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崇尚商业逻辑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至少觉得商品经济一切都好,逆商品经济就是落后反动。就如现在没有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那般虔诚的心灵归宿,竟然也成为没有信仰,值得批判的劣根性了。
倒推半个多世纪,似乎中国人当初崇尚“超自然”的迷信也被人诟病。现在有被由于没有对充满普世价值观的宗教信仰而被批判了。持有民族虚无主义的双重标准的人看来,无论你是居于两个极端还是处于中庸状态,都是值得批判的。
契约精神让人学会斤斤计较,学会锱铢必较,而失去了宽怀一度,失去了释怀。毋庸置疑这是符合人之本性的,那种不去计较成败,不去算计得失,不去关注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心理平衡的人,似乎是生活在不食人间烟火的乌托邦之中。就如你总是需要生活在物质基础之上,所以就必须以丰衣足食为生存要件。
其实从实用性上分析,意大利的包包与白沟的包包有什么本质差异?杀马特的破衣服与乞丐的破衣服又有什么区别?穷乡僻壤的大别墅和乡村的农家院之间有什么分别?在高速路上与闹市区拥堵的奥迪与奥拓之间有什么不一样呢?
商品经济把人划分成不同的等级,然后便是不同等级之间产生鸿沟,似乎有钱就高贵,没钱就是贱命一条,开豪车的人就可以草菅人命,开不起豪车的人就只有低三下四丧失尊严。他们见到奢侈品就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见到生活简朴的人就颐指气使。由此货分等级,等而下者就说明那个人相比之下的失败。
到底什么是契约精神呢?中国古代的季布的“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中国古人的“刷信用”无需担保跟当下将信用当做商品可以买卖,把各种奖项与头衔都待价而沽的情况相比,哪个更高贵呢?
即使是貌似深谙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人,都在西式价值观的指挥下,失去了方向感。他们一面感慨《简爱》的爱情平等,英国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一面惊艳于企业家与资本家背后的财富光环。他们对中国人的评价,一面抨击“春秋无义战”,一面对宋襄公在战争中表现出的那种君子之风嗤之以“迂腐”。
真正的契约精神并不是贵族特有的,而是市井的行业规范,因为贵族是靠良知生存的,贵族可以没钱但只要骨气在,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在贾春宝看来,那些宣扬西方价值标准的国际精英,虽然秉承契约精神与普世价值观,貌似有价值判断之标准,但实际却丢弃了最为重要的贵族精神。
贾春宝
2015年5月29日星期五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