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旅游实践心得专栏】清水岩和安溪三宝


 清水岩与安溪三宝

 

   全国唯一的“帝”字形结构岩寺——安溪清水祖殿;享有盛誉的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聚合多种微量元素的地热温泉——安溪温泉城三者并列为福建安溪“三宝”。

   清水岩景区具备两个主要功能划分。其一旅游景区:宗教朝圣与游览观光;其二温泉山庄:休闲养生与度假娱乐。旅游的核心是文化,特色挖掘、准确定位是旅游景区开发的价值灵魂。 

   清水岩山峰,清水祖殿金碧辉煌;清水岩山中,满目青茶郁郁葱葱;清水岩山底,地热温泉云雾飘然……,如何将清水岩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温泉景观以及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有机地融为一体,不遗余力的做好做足“宗教朝圣、旅游体验、温泉养生”这三篇文章,乃是清水岩二度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课题。

   一、清水岩景区二度开发的宗旨是“清水祖师,无所不在;佛教文化,尽在其中”。在开发的过程中力求突出生态化和自然化,最大程度的融合和活化清水岩宗教文化的精髓,确实做到宗教性、知识性与观赏性的统一,还原清水祖师发祥地山清水秀、晨钟暮鼓、奔崖瀑布、响振林木的本来面貌。                  

   比如:新扩建的一百零八级台阶两边,身着宋服、高达二米,手持玉皇大帝恩赐之宝的十二生肖石雕群一字排开,拱手迎宾;弘法广场、祖师分身殿庄严肃穆;宽敞明亮的祖殿法场,众香客圣泉净手,井然有序地虔诚祭拜;落差一百多米的岩坑峡谷悬崖绝壁、林木森森,人们跨索桥、步栈道,在飞流叠瀑中穿梭登顶瞻仰祖师巨型神像;几十座代表闽南、台湾、东南亚各地的祖师分炉微缩景观,千姿百态、独具匠心,无不印证了祖师文化渊远流长的非凡影响力。                                     

   佛学艺术长廊图文并茂,有关佛教法器、塔婆、禅宗、密宗等佛学艺术、文化和哲理,让人们通俗易懂地解读佛学知识,从而达到“启迪智慧、积德行善、修身养性、重塑人生”的崇高境界。古时朱熹亲书“佛国”二字,名副其实。

   二、清水岩温泉度假山庄的建筑风格是“外观原始,内显豪华;游人居士,和谐相宜”。在建筑与景观概念策划方面,如策划建筑体量,板块结构,标志性特征,风格规范要求,功能建筑特色,植物造景与园林景观等应特别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协调效果,尤其是建筑设施必须强调景观化。

严格遵循景区建筑“宜土不宜洋、宜低不宜高、宜藏不宜露、宜散不宜聚、宜淡不宜浓”的基本原则性。例如山庄建筑外表尽可能采用当地天然的山涧河石作装饰元素,贴近自然,返璞归真;内部装饰按五星级酒店标准讲究气派舒适。山庄空地巧夺天工,移植香樟、榕树、翠竹、山梅等本土野生植物,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无穷的山林景致,给人以“竹梅深处有人家”的美妙意境。 

   同时,运用温泉水磺化分解药物的特殊性,将祖师流传的密制药方,按比例把中草药浸入适度温泉水里磺化分解,诚邀名医把脉、开列药方、辩证施治,香客游人在不同药性的温泉池中浸泡沐浴,验证温泉养生、休闲保健的神奇疗效。               

   事实证明,药泉对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病、类风湿关节炎及妇科类等多种疾病有神奇的疗效。山庄药泉依托祖师密方,以“健康无价、药泉有情”为己任,标新立异,功德无量。

   三、清水岩茶博园的特殊作用是“以茶为媒,以艺相知;祖师仁爱,千古流芳”。远古时期,种茶一般由道观寺院率先而为之,九百多年前的清水祖师亦不例外。环绕清水岩的数百亩茶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其间无不留下清水祖师的仙踪足迹。

   安溪是中国特种乌龙茶故乡,铁观音发源地。进入茶博园,迎面一组祖师率众弟子种茶的铜筑雕像惟妙惟肖。稍远处一排仿古制茶作仿里,精心复制的祖师雕塑群模型尽展旧时制茶工具与工艺。若逢采茶时节,众游人将通过“上山采茶、亲手制茶、清泉冲茶、滋味品茶”等一系列参与性活动去充分体验人生哲理和自我欣赏劳动带来的欢快和乐趣。再远处一座仿宋茶楼雕梁画栋、琴音袅袅。凭栏远眺几十位妙龄采茶女头顶凉笠、腰系竹篓,悦耳的闽南山歌下双手敏捷地采摘着一片片嫰芽绿叶,令人目不暇接。一杯祖师特色甜茶入口“茶不醉人人自醉”。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转瓦、每一滴清泉、每一处细微的雕琢修葺都蕴藏着祖师文化的记忆。“清水祖殿、铁观音茶、地热温泉”安溪三宝造就和丰富了清水岩独特的宗教旅游内涵。  

   假以时日,清水岩景区必将成为一个集“观赏性、舒适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福建宗教旅游市场的新主体。                

张建平  2010/06/06

联系我请发邮件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