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针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5年多了,结果仍然不是很明朗。4月15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指控谷歌,称谷歌在搜索结果中偏袒自己的Google Shopping服务,欺压了竞争对手。此外,欧盟还对谷歌的安卓系统单独展开了反垄断调查。根据欧盟提供的数据,谷歌搜索占有欧盟90%左右的搜索引擎市场。如果欧盟认为谷歌违反欧盟反垄断条例的“罪名”成立,谷歌将需交纳其2014年年收入的10%,约66亿美金的罚款。
2004年软件巨头微软公司,2009年世界最大芯片生产商英特尔公司均因垄断罪名分别接到欧盟数亿美元罚单。其实早在2010年,欧盟就发起了针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之前寻求与谷歌达成和解协议,但谷歌三次提出整改方案,直至2014年最后一次方案提出。谷歌承诺:将在网站以更显眼方式呈现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由内容提供商决定上传网站的内容,并且方便广告商转向其他网站投放广告。欧盟开始同意这一方案,但6个月后却提出希望谷歌作出更大让步,协议最终未能达成。此次指控由大约30家公司发起,但针对指控反应强烈并愿意为指控提供证据的,反倒不是欧盟区内的公司,却多为美国其他技术公司。据传这些来自同国的竞争对手们,进军欧洲的业务大都被谷歌阻碍了。
先来看看欧盟对谷歌的反垄断指控主要观点:滥用互联网搜索支配地位,打压与之竞争的垂直购物搜索服务。而事实上,谷歌购物搜索服务远比eBay和亚马逊市场份额要小。有数据显示,2月份Google Shopping欧洲活跃用户数量为1300万,eBay和亚马逊均超过1亿。这点,就连eBay的CEO多纳霍昨天也公开表示,用户购物在eBay内搜索影响远远要大过于谷歌。所以面对这一指控,谷歌仅需后期公布大量真实数据,即可自证清白。
其次,欧盟将单独调查谷歌安卓(Android)系统的垄断行为。这背后可能的投诉者,无非就是同样有系统但习惯性收费的“微软”公司。众所周知,安卓是谷歌斥巨资研发的免费开源系统平台,仅去年,谷歌为此系统向开发者和内容发行商就支付了超过70亿美元的费用,安卓推动了产品降价,给用户带来了很多选择。但指控却认为谷歌借免费的安卓系统,将许多谷歌的应用,如搜索、地图、Gmail和谷歌Play等预装在了安卓手机上。而事实上,最终决定在安卓设备上下载及使用什么应用决定权还是在消费者身上。近期的三星S6手机就预装了与谷歌直接竞争的Facebook、微软等应用。所以,这一指控恐怕随着免费使用安卓系统的硬件厂商产品升级,自然可撇清谷歌的关系。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谷歌公司带给用户很多便利,个体也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全世界大多数人都认为谷歌搜索引擎是最好的,外加免费开源获取大量用户,也都仅仅是因为它在技术上的先进和开放,故而垄断地位也是由用户选择倾向自然形成的,并不是垄断产物。而且谷歌这种垄断地位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尽管如此,欧盟的指控多少还是会令谷歌的管理层分心。但在文明世界里,面对欧盟指控,谷歌还有权召开听证会,提出自己的辩护意见,并且相当有机会说服欧盟委员会。假使未能说服,欧盟委员会也需要价值考量—谷歌在欧洲收购了不少当地的初创企业,它们大多数依靠谷歌投放的低价广告,为自己的服务提供资金支持。一旦判罚下来,搬起石头,很可能就砸向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