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还可以快一些


 柴福洪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慢下来了,似乎是正常的,理由多多,其实,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还可以快一些,一些现成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视而不见,不去做,例如:

1、城市化中,拥挤点就是发展的最好选择

如北、上、广、深四大城市,是全国的人口集聚点,为什么?资源集中,好找工作,就业机会多。现在只想到限,以北京为最,为什么不一方面限制老城区,另一方面开发新城区?在北京与天津中间地带划一片地,建设北京第二市区?上海、广州、深圳都应开辟新市区,疏散老市区,重建四个千万级别人口的大城市,要不了10年时间,而且是顺应发展的需要。

2、城市群,建设新型行政结构,吸纳人口集聚

如几个大的城市群,要在行政上划定行政区,撤销直辖市,改为城市群建制,扁平化管理。

3、城市群的新区和城市新区,户籍放开

原对户籍进行限制的大城市,在城市群的新区和城市新开辟的新区,户籍完全放开,让居民自由迁居。2.5亿农民工进城了,虽然他们有工作,能解决生存问题,但他们没有户口,不能享受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他们的孩子的教育、医疗等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这种城镇化并不彻底。

4、人口达10万的乡镇,全部改为市建制

设立县辖市行政架构,常住人口在10万以上的乡镇,一次性改为市建制,有县辖市的县,升格为副厅级。

5、放开私人办学校和医院,政府购买这两样服务

学校和医院由政府独家投资,没有竞争,永远是稀缺资源,跳出国有限制,任何公益事业,只要符合政府的标准,财政就应如对待国有一样给予财政支持,国有事业单位只养事不养人,竞争中必出优质教育和卫生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6、幼儿与养老事业,明确脱离公益为公共事业

放开幼儿与养老事业的限制政策,属非公益但是公共事业,鼓励发展,实行生均和老均财政资助制度。

7、鼓励国有单位集资建房,工作与住房同处一地

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与住房分开造成的,如果对国有单位鼓励集资建房,工作与住房同处一地,步行上班。从党政机关到国有单位全部实行这种住房模式,既可缓解交通拥堵,又可节约能源,还可降低雾霾。

…….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把人口当资源利用,周到服务,经济只会更好更快,中国的城市远远发展不足,需要创新思维。

                                           

 201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