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库仑定律——《西方科学的败局》连载之八


 再看库仑定律——《西方科学的败局》连载之八

07.再看库仑定律

英国地质学家密切尔(1724--1793)发明了扭秤,卡文迪许用它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数,并同时去测量电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在同一时期,法国工程学家和物理学家库仑(1736--1806)也正在用扭秤试图测量电流强弱和电力大小。库仑对扭秤的设计更加巧妙,于1785年提出了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库仑是牛顿的崇拜者,事先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式是:F=GMm/r2,库仑用类比的方法,想象出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应该也是F=KQq/r2形式,随后通过实验验证出电荷作用力满足这个数学式。

库仑后来又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实验,结果得出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是电学中第一个定量的定律,拉开了电学定律的序幕。为了记念他,电量单位用库仑命名。

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在形式上、规律上、数学式上极为相似。如果进一步考察,描述电场强度和描述引力场强度,数学关系式上也会相同,只是一个用电场强度概念,一个用重力加速度概念。场与场相互作用具有相同规律,如果科学坚持把场作用看成是力的作用,当然会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库仑定律的意义在于:●再一次提示人类,物周围存在着场,不能只见物不见场;●电场与磁场同样是空对空传递力,逼着人类放弃物接触物的思维模式;●地球上思维是用质量、速度、动量、能量、时间、空间等概念去描述力的作用,当采用宇宙思维时,面临场对场的作用,改变会暴露出西方科学的顽固;●人类面临着智慧、思维和科学的全面革命,这才刚刚踏上门坎。

库仑定律距今229年,人类智慧和科学思维踏上门坎,却不愿意往前多迈半步。当科学概念出现许多矛盾时,不愿意去考察自然规律,而是凭脑袋臆造:把质量分成静质量和动质量两种;把时间和空间拧在一起;把能量与质量混为一谈;把光说成又是物又是场;把电子运动说成是几率;人体有那么多病,对病的起源毫无兴趣,却对宇宙起源,时间起源和大爆炸津津乐道。

   面对世界是什么?世界有什么?我们人是谁?西方科学处于麻木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