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点评:陈光标的“艺术行为”


  慈善是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高尚品德,慈是仁德,善是善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慈善事业当如水般清澈透明,尘埃不染。作为一种善行,公众人物总是率先伸出温暖的援手,往往走在慈善事业的最前线,普通公民与此相比,正可谓小巫见大巫,低到尘埃里。“中国首善”陈光标这个光荣的称号曾一度流传在中国的大街小巷。

  2014年9月10日,性学专家文德元借“3只小白鼠”实验科学证伪陈光标30分钟“冰桶挑战”系造假,曾引起“标哥”粉丝一度骂战。2015年3月8日,陈光标接受媒体采访坦承其在冰桶挑战过程中的作假细节,把其解释为“带有夸张成分的行为艺术”。“冰桶挑战”慈善事业渐渐惨杂上了娱乐化的味道。

  早在去年冰桶挑战刚在中国兴起的时候,许多企业和公众人物为了搏得公众的眼球就大张旗鼓,以五花八门的挑战方式在中国迅速掀起了一阵“冰桶挑战”风,堪比一场场全民的狂欢,整个中国充斥着一种商业化的气息。作秀与慈善之争持续发酵,拯救渐冻人的“冰桶挑战”的原本意义掩没在争议的洪流里。

  公众人物和企业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风气,树立了整个社会的榜样,博施济众是对慈善事业的传承,也是对社会和人民的回馈。一旦沾染了名利的铜臭,就变质了。

  慈善和名利就像一个世界里的两个鬼魅,作为善和恶的化身在一个人的灵魂里肆意游走,但始终不可能合而为一,做人当日磐石般固若泰山但棱角分明,非此即彼。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网名为“tx0117”的宠物爱好者发帖调侃标哥:“为了揭穿标哥作假,3只实验用的小白鼠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标哥造假,老鼠无辜。我们宠物爱好者代表这三只小白鼠,向你索赔100万。”也有网友在知悉标哥冰桶挑战的真相后自嘲:“幸亏当时没头脑一热挑战标哥,要不然就坑了我那还没见面的老婆。”

  这样的事件发生在公众人物身上就不仅仅是娱乐了,时时波及到整个范围之内的每一个公众,甚至危及到不仅仅是3只小白鼠这样的小生命。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陈光标的“首善”形象也渐渐隐遁。

  看到青年作家安妮宝贝在微博里的话:“在朋友圈或虚拟平台里伪装幸福或富足,都是一种假象。”以冰桶挑战为名借势炒作,又何尝不是为了引人注目而制造一种“做了慈善恐被遗忘“的假象?

  慈善不是名利场,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公益行为,切不可借势插上娱乐和商业的翅膀,飞的太高,反而会摔得越重,触破了道德这张网,就回旋无望。孟子曰: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