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林格谈设计


       艾斯林格(苹果“白色语言”的创始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工业设计公司青蛙设计的创始人;获得罗伟终身成就奖,是继罗维之后又一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设计)无疑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和最成功的工业设计师之一,以突破性的设计重新定义了现代消费美学观念。他的设计哲学是"形式追随情感" (Form follows Emotion),既保持了德国设计的严谨和简练,又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新奇、怪诞、艳丽,甚至带有嬉戏的色彩,不断创造出新颖,奇特,充满情趣的产品,在高科技设计方面极具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艾斯林格和其创立的青蛙设计公司的出色表现大大提升了工业设计的职业地位,向世人展示了工业设计师是产业界的有机组成,并是当代文化生活的创造者。
    艾斯林格和妻子Patricia Roller一起创建了frog design公司。1982年艾斯林格为维佳公司设计了一种亮绿色的电视机,命名为青蛙,获得了巨大成功,于是艾斯林格将“青蛙”作为自己的设计公司的标志和名称。
    艾斯林格自己介绍说:“我们采用一只绿色青蛙作为标志,我觉得这是非常适合的,不仅因为我们的发源地德国南部山林地区 有很多青蛙,而且还因为这个单词隐藏了我们国家的名字(the (F)edal (R)epublic (O)f (G)ermany)。它也区别于那时公司宏大而又无聊的名称风格(我们采用颠覆德文语法规则的小写也是一种创新),我们在雄心勃勃地宣称,我们是‘德国全球设计品牌的新面孔’。”
    青蛙的设计哲学是形式追随激情(Form follows emotion),因此许多青蛙的设计都有一种欢快、幽默的情调,令人忍俊不已。青蛙公司设计的一款儿童鼠标器,看上去就好像一只真老鼠,灰谐有趣,逗人喜爱,让小孩有一种亲切感。艾斯林格曾说: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环境。青蛙的设计原则是学的局限,以文化、激情和实用性来定义产品。
   艾林斯格设计过上千种产品,现在想做些不一样的事情,想把高质量的设计带给中国,涉及商业、文化。他认为中国应该有自己特色的设计,而不仅仅是些廉价的设计,或者去买欧美的设计产品。 中国也应有积极的,高质量的,原创性的设计。现在的设计界在世界范围内对于艺术关注的过多,而不关注人性化,人文的设计。我们需要创新性的设计,让年轻的设计师,经过教育之后,改善人们生活。
    艾林斯格认为设计是要从娃娃抓起,越早越好,十几岁开始,而不是二十岁以后。还要有目的,创新教育体制,有创意的人,年轻时就应接受创新的教育。比如一个想成为科学家的人,不能让其一直画画,才能就被埋没。很多地方,创意性教育从大学才开始,本身有创意才能的小朋友,要先受传统教育很久,创意才能得不到发挥,这样就会走弯路,去学习和创意无关的东西,是对人才的埋没。我认为20岁学创意有点晚。
    中国需要创新,而不是遵从的适应力。他之前做过一个讲座,“创造力是未来的财富”,创新是有风险,别人并不知道创新的东西是成功,有创意能力的人也不一定按照理性去思维,要能够接受这个总体的概念。
    创新是有风险的,不是绝对安全的。但反过来讲什么东西是安全的呢?即使在银行开户也不一定是安全。接受这种不安全的概念,接受创新是承建国家的基础。有勇气,一开始是不一定受大家欢迎的,要有勇气承受压力。有创新的人,会有一种反叛精神,会经常问自己有没有其他方法会做到更好。理性会使所有东西保持一致,这是力量的较量。
    不是德国设计,中国制造,而后卖到美国这样的模式。每个区域应该有属于每个区域的设计。世界是地球村,应该重新建立设计的新规则,艾林斯格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