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民妙招:分化瓦解、让人民搞内斗


 

       以前常听说中国人喜欢搞内斗,古有“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今有“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一群日本人是条龙;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条虫”,这些都是对中国人喜欢搞内斗的深动说明。

《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在一期节目中说,(大意)我听说在国外公司上班,你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别的你不用考虑;但是在国内公司上班,你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不够的,还要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
以前只是认同中国人喜欢搞内斗的说法,认为这一说法符合中国人的特点,但并不大明白导致中国人这个特点的根源,只能像许多人一样将其罪过又归到儒家文化头上。但自从在本地某家民营企业上班几年后,终于从中理解了中国人喜欢搞内斗的最根本原因——源于领导的分化瓦解。也就是说,中国人喜欢搞内斗完全是由于领导为了便于统治和管理下属,有意在下属之间制造矛盾让其内斗不断,以免集体对抗自己。
我所在的这家民营企业,是由地方政府的代表——本地招商局,国有企业——本地国家电网,以及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列的XX(太详细的就不说了,免得传到老总那里说我损害公司形象),再加上几个私人小老板共同组建的。因此本企业有地方政府的扶持,国家电网提供市场,民营企业500强前列的XX提供品牌,可谓强强联手,想不办好都难。
但这样的企业又有一个很大的弊端,由于是依靠政府、依靠国家电网办起来的,所以必须照顾各方面的关系。我们的老总曾在多次开会时坦陈的说过,你们(员工)都是靠关系进来的,包括我自己(老总本人)也是靠关系到这个位置的。靠关系办起来的企业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不好管理,中层干部靠关系当的常常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基层员工靠关系进来的也常常不服从管理。
我所在的车间只有十来人,最初工资是集体计件,具体到个人按每个人上班的工时分工资。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员工容易调配,但缺点是有人喜欢偷懒,这样就需要有人管理,但车间主任由于年轻压不住人,也缺乏管理经验,但车间主任很聪明将矛盾常常转移到经理身上。因此当时常常是集体联合起来与经理斗,经理是多年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不像车间主任是靠关系当上的,因此也不是吃素的。
经理采用的方法就是将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十来人划分为四、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或者每个工种定个工价,这样员工的工资由整个车间的集体计件变成了小组的集体计件,以及某些工种的个人计件。这样一搞,与经理的矛盾就转化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矛盾,以及小组内部员工之间的矛盾。经理成功的对员工进行了分化瓦解,将对自己的矛盾转化为员工之间的内部矛盾,从此以后极少有员工联合起来与经理斗的事例。
这种方式的弊病也很大,由于车间四分五裂的,各人只顾挣自己的钱,因此员工不易调配。在生产任务很紧张的时候,有的小组搞完了没事做只好放假休息,但有的小组却忙不过来也不愿意请非小组的员工做。这种方式导致员工变得极为自私自利,全然不顾车间乃至公司的整体利益。总之,可以用一盘散沙来形容。
我在弄进这个公司上班之前,我一位朋友就叫我进去后体验一下产业工人的现状。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收获真的不小,真正体验到了产业工人的悲苦现状,也从中窥测出了中国社会、中国国民的一些现状和根源。
中国古代是一家一姓的天下,比如汉朝是刘家的天下,唐朝是李家的天下,宋朝是赵家的天下,明朝是朱家的天下,总之,全然不是老百姓的天下。这一家一姓要想统治稳这么大一个国家并非易事,所以只能自上而下一层一层的制造矛盾,让下属之间、让人民之间内斗不断,这样才没有精力与他们斗。
但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国民变得极为自私自利,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时间长了会憎恶统治者乃至同胞,会产生一些极为变态的想法,比如盼望异族能入侵灭掉整个民族。要不然,蒙元满清是很难入侵这么大一个国家的。
现今虽然是新中国、社会主义,但一些传统的不良的东西并没能完全扔掉,有些还越演越烈,比如任人唯亲就是一个很坏的东西,中国的许多重大问题可以说都是由其造成的。中国何时能转变成一个任人唯贤的社会呢?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