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拯救了世界却诋毁了自己?
谁是世界上在节日期间花钱最大手大脚的人?答案不言自明:中国人。谁是2015年春节期间最“奇葩”的消费者?答案也不言自明:中国人。昨日,人民日报发表杨子岩的署名文章,说“中国人扎堆买马桶盖没买到品位和尊重”,“拯救了世界经济却诋毁了自己”。
无怪乎中国人会被称为“世界上在节日期间花钱最大手大脚的人”。春节10天,45万中国人居然在日本消费了近60亿元人民币,人均1万3,这样的消费能力真是算得上“天下无敌”了。更为令人可笑的是,不少日本商场的店员透露说他们所贩售的马桶盖在春节期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单价2000元人民币以上的产品几乎全部被中国人扫空,甚至有一家三口买了5个马桶盖还不问价格,难怪中国人会被称为最“奇葩”的消费者。
当然,如果你要认为中国人仅仅买断马桶盖就令日本商家如此兴奋的话,那么你就错了,因为被称为“奇葩”的中国消费者除了在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煲、吹风机、陶瓷菜刀、保温杯等等之类的产品几乎也都被他们洗劫一空。“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买断货。”日本人在兴奋当中,也滋生出了诸多的感慨。比如日本《每日新闻》2月22日发表题为《“中国资金”春节期间席卷日本列岛》的文章称,日本列岛因“中国资金”而沸腾,但酒店和机场的接待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可以想象,购买力强大的中国游客为经济疲软的日本注入了怎样的活力。
中国游客在日本“疯抢马桶盖”的消息传开后,不少所谓的有识之士纷纷参与了讨论,认为购物浪潮席卷日本的原因大抵有三:一是伴随着日元贬值,中国游客赴日游热情大增;二是“日本制造”优于“中国制造”,技术上的差异助长了国人赴日购物的热情;三是日本实施全新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了购物成本;四是国人缺乏对国内商家的基本信任,言外之意就是日本商家很讲诚信,不用担心受骗。
然而人民日报却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称“随着出境游的增多,中国游客在海外一掷千金的时候,似乎买来的仅仅是第一,并没有买来更多的尊重。”而事实上,在国外中国游客是被戏称为“会走路的钱包”的。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旅游部门统计,2013年中国游客在仅加州的消费总额达19亿美元;2014年全球47%的奢侈品被中国人买走,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海外渠道。2013年,中国游客成为在新加坡花费最高的外国游客群体;2014年中国游客人均消费额大幅上涨29%,达到1600新元。中国游客在新加坡购物开销约占国外游客购物总开支的一半以上。《澳大利亚人报》则这样绘声绘色地报道:“一家杂志欢呼,‘收银机哗哗作响!中国人来了。’这是在为新暴发户入侵伦敦欢呼:中国盲目的时尚爱好者组成大型旅行团空降而至,‘大肆购买爱马仕丝巾和迪奥表……没有他们,伦敦邦德街将变为一座鬼城。’”
中国游客在海外如此豪购,但在国内的消费却不尽如人意。有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国内零售额增幅逐年下降,去年春节全国零售额同比增长13.3%,是自200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而西方媒体评论则称,不少中国消费者只是买到了商品,而不是买到了“品位”。一方面是国内各执一词的“崇洋媚外论”与“技不如人论”,一方面是外媒的对中国游客购买力的瞠目结舌与对中国游客的冷嘲热讽。中国人就在这样的互不服气中与外国的“另类以对”中成为了世界人民的笑柄。
曾几何时,“不买对的,只选贵的”日本人在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破灭后回归了生活的简朴,富裕起来的韩国人在遭遇国外“血拼”、“狂购”的洗礼后消费也变得理性起来。但在最近的五个春节期间,从日本到新加坡,从韩国到西班牙再到洛杉矶……中国消费者却成了各地期盼的“财神爷”,使一些国外商场销售额创下纪录。这难道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消费即是爱国”么?
人民日报说,据中国研究机构推算,去年中国人在海外单是用于品牌消费就达到810亿美元。无怪乎外国人说中国“钱多人傻”,无怪乎世界各国都在笑迎中国旅客潮。有这么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无止的消费来遮掩教养匮乏”的中国人存在,他们岂能不笑破了肚皮,笑掉了大牙?
中国人“拯救”了世界经济,但这种消费观却诋毁了自己。笔者以为甚是,但也绝不承认是所有的中国人!
(李吉明2015年2月28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