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会不会有辐射性污水向环境排放?


   核电站冷却反应堆和燃料的辐射性污水处理,是大难题,直接排入海洋,虽然会被大量的海水所稀释,但对环境究竟有多大的危害,从来没有公布过令人可信的调查结果。如果是内陆核电站,这些辐射性污水排放到哪里呢?有人信誓旦旦的说,如今核电技术进步了,在内陆建核电不会有任何危害,不会再有辐射性污水向环境排放。

  说的是真的吗?

  据新华社电。管理福岛核电站的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月22日说,核电站多个传感器监测到高辐射污水泄漏,排放至大海。

    这家企业说,这些传感器安装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一个排水沟中,当地时间22日上午10时左右监测到排出污水的辐射水平比平时高出50至70倍。(充分证明:平时排出污水就有辐射性

    东京电力公司说,已关闭这一排水沟,以免辐射污水排入太平洋。另外,已对核电站内用于储存污水的储水罐展开紧急检查,但没有发现其他反常情况。

     这家企业一名发言人说,这些传感器显示,污水的辐射水平已逐渐下降,不过,仍比平常水平高出10至20倍。尚不清楚污水辐射水平骤然升高的原因,也不清楚这一水平逐步下降的原因。

    他告诉法新社记者:“通过紧急调查和对其他传感器的监控,我们不认为储水罐中的辐射污水正在泄漏……我们已经关闭这条排水沟,并监控其中传感器,观察(辐射水平的)变化趋势。”

    福岛第一核电站在2011年“3·11”大地震和海啸中遭受重创,引发自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最严重的辐射泄漏事故。尽管核电站事故清理工作已经进行3年多,但处理用于冷却反应堆和燃料的污水却成为一大难题。

   这些污水不仅具有放射性而且储量巨大,加之来自附近山川的地下水不断涌入,使污水不断增加。

   东京电力公司已在核电站中建立大量储水罐和处理设备用于储存和处理污水,但多次发生辐射污水泄漏事故。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