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苗实:社会大众相当需要通俗经济学家】何谓通俗经济学家,就是在分析讲解中国经济的时候,尽可能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而不是艰深难懂的语言。当然,通俗经济学家,与其他专业人士一样,也是滴水穿石,学有所成,接受过多年经济学训练,长期坚持阅读大量经济学文献,有自己的经济观点,并且能够自圆其说。要知道,通俗经济学家面对的是社会大众,包括各级政府官员,各个行业的企业家,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教师学生,工人农民,医生军人,等等。也就是说,通俗经济学家的工作,就是传播浅显的经济学知识和一般的中国经济常识,让社会大众理解改革开放,支持改革开放,推动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试想,如果,由于艰深难懂的语言,使社会大众望而却步,从而对经济学和中国经济缺乏了解的话,改革开放的步伐就会慢很多,甚至还有可能停滞不前或倒退。尤其,在中国,是老人政治,如果他们通过通俗经济学家的分析讲解,懂一点经济学和中国经济。那么,改革开放的事业,一定会代代相传,做大做强。进而,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过去整整六年,我就是在做通俗经济学家的工作,普及经济学知识和中国经济常识,相当受社会大众的欢迎。与此同时,我也收获了头衔,收获了荣誉,收获了鲜花,收获了掌声。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神圣的职责,自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更好为人民服务,尽管任务艰巨,尽管收入微薄,尽管步履艰难。
206.【苗实:喜欢并做好就是最大成功】人生何其短暂,匆匆忙忙就过去了。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成功,才能有意义,才能开心。仔细琢磨,其实很简单,就两条。第一条是喜欢,这是基础,兴趣也罢,动力也罢,耐心也罢。都来源于此。而且,喜欢是发自内心并能够持久,只与自己有关,与某些人无关。至于某些人如何评价,那是某些人的事情,自己完全可以不理会,走自己的路,让某些人说去吧。也就是说,喜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只要不违法就行,不必看某些人脸色。甚至,只要自己真心喜欢,能够开开心心,不必获得某些人所谓的支持和认可。毕竟,自己的工作生活自己做主,只要自己严以自律,尽心尽力达到自己目标了,就是负责的和成功的,不必博取某些人的欢心。本来就是为了自己喜欢,而不是某些人喜欢。第二条是做好,这就需要吃苦耐劳,这就需要坚持不懈,这就需要循序渐进,这就需要百折不挠。而且,要经历三起三落,要不怕冷嘲热讽,要懂得冷静沉稳,要做到谦虚谨慎。所以说,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喜欢并做好。而且,这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根本没有必要过于在意不同价值观的某些人对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是否报以支持认可,应该允许某些人不支持不认可。譬如,在思想文化界,擅长写正式论文并追求刊物发表的人,与擅长写短小文章并追求网络发表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就有不同,与其相互攻击甚至发生冲突,不如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况且,他们有不同的天地,不同的约束与激励,谁也没必要妨碍谁,谁也没必要冒犯谁,何必又搞得不愉快呢。如果宽容一点,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岂不更好?再者,思想文化界何其广大,谁都可以容得下,谁都可以发展得好,又何必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呢。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是?
207.【苗实:我支持马云的说法】马云说过,任何团队的核心骨干,都必须学会在,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的情况下,一起和团队获得胜利。成功,只有一个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如果靠别人的鼓励才能发光,最多算个灯泡。我们必须成为发动机,去影响其他人发光。你就是核心,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决定,这样团队才能无坚不摧。我苗实支持马云的说法,过去这么多年,自己也就是这么努力过来的。尤其像我这样特立独行的人,一路走来,大多时候,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为什么在闭门读书期间,即2005年我会大病一场,就是因为在各方面的阻挠,和各方面的压力之下,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当然,病愈以后,痛定思痛,凝聚能量,自己硬是重新站起来了。接着,就又上路了,继续奋斗。到了2009年,开始网络创作以来,也有一段困难期,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那时候,好在自己已经是经历三起三落的人,有一定的经验。可以说,经过有效调整,到现在,一直有很好发展。我曾经戏言,说自己身后有团队。其实,我们这个团队是以家庭为基础的松散组织,除了我这个首席专家是全职参与以外,其余人员均为兼职,他们都有自己主要的工作。
208.【苗实:经济学研究还是核心】我先前学习,物理学也罢,还是学习国学也罢,后来都统一服务于经济学研究。也就是说,我研究物理学也罢,研究国学也罢,还是研究经济学也罢,经济学研究还是核心。具体来讲,物理学研究为经济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国学研究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战略的眼光。何谓科学的方法,简单讲,就是抽象简化。具体讲,就是考察资料,形成假说,检验假说,最后就经济运行情况,取得有时是勉强的一致意见,也就是如萨缪尔森所言,实践中的科学方法是观察,形成假说,检验,解释,综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逻辑的,又是凌乱的,既是精确的,又是直观的,并且是极其难以预测的。然而,正是这一过程成百次的出现,才导致了经济科学的突变和演化。那么,何又谓战略的眼光,就是对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有一个全面深刻系统的看法,而且凭借这一看法,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可持续性发展。所以,个人发展也罢,企业发展也罢,国家发展也罢,都离不开战略的眼光。譬如,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等。企业战略是层出不穷的,都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总之,无论哪个方面的计谋,只要涉及的是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就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
209.【苗实:真实自然才能最好发展】只有真实自然,才最有活力。从而取得最好发展。毕竟,人性的本质就是真实自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这个要尽可能去张扬,不能过于抑制。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要畅其源,要尽其性。只有极少数情况下,要塞其源,要禁其性。当然,社会存在规则,人人必须遵守,这样一来,才有公平竞争的环境,谁也不妨碍谁,共同取得进步。说白了,不真实不自然,一方面违背人性,一方面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势必没有活力,遭受惩罚。譬如,改革开放前,搞计划经济,搞公有制,它们的基石是人性利他,而现实中人性利己。本来,在现实中,人性利己,真实自然,而人性利他,不真实不自然。当然,人性利他,不是毫无用处。至少,在佛教方面大有发挥,这个先放在一边,只说现实社会。所以,计划经济也罢,公有制也罢,不真实不自然,违背人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本质上就是空中楼阁,最后导致崩溃,是必然的事情。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现在如何呢。客观上讲,通过引入了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了市场经济。但是,这是半拉子市场经济。毕竟,计划经济也罢,公有制也罢,还有相当一部分残余。说实话,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人性利己,这个是真实自然的存在,符合人性,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但别国的发展可以证明,而且本国的发展也可以证明。所以,我主张,产权清晰,价格自由,机会均等,民主法治,真真切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而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世界和平。那么在现实社会这个大的层面中,真实自然如此威力无比,而在具体到个人这个小的层面中,又如何呢。通过我过去整整六年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体会到,真实自然同样威力无比,这个天地可鉴。
210.【苗实:丙申日玉米赞】阳历四月把种播,一月过后绿油油;又是施肥用水浇,长势喜人猛进展。到了七月煮玉米,香甜可口吃不够,再过一月就熟了,一车一车庆丰收。玉米浑身都是宝,里里外外有用场,玉米榛子尤其好,一年四季健身汤。话说康熙去打猎,夜归途中肚子饥,巧遇农家施香粥,御膳房里夸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