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的绿色效应
作者:王琴芳
转自搜狐资讯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始于1996年,当年共有6个国家种了2500万亩,至2014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有28个,种植面积达27亿多亩,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以上,这28个国家的人口则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不仅仅是因为增产,更由于转基因作物的绿色效应。
避免水土流失,减少土壤碳排放。农业以耕作为重,但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可以少耕或免耕。免耕则杂草丛生,有了除草剂草甘膦,即可免耕。草甘膦的毒性微乎其微,在全球施用。施用草甘膦,种植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使免耕法得以大面积推广。不仅避免了水土流失,也减少了土壤碳排放。碳排放,并非仅限于工业,土壤碳排放也不可小觑。土壤碳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二氧化碳由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和根系呼吸产生;氧化亚氮因土壤氮素被氧化而产生,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300倍。免耕,则减少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向空气中排放。2013年,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免耕,减少土壤碳排放2800万吨,相当于1244万辆汽车的尾气排放。
减少农药施用量和农药残留。根据转基因作物全球近二十年商业化种植的各国专家对其经济社会影响评价,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70%的农药使用量,农药残留也至少减少了70%。
减少天然毒素和烹饪毒素。玉米大多作为饲料,最忌含有黄曲霉菌及其毒素,而玉米螟为害玉米心留下的虫洞,却是黄曲霉菌的温床。科学研究证明,转基因抗虫玉米中的黄曲霉菌及其毒素大大降低。马铃薯大多作为食品,炸薯条、炸薯片美味可口,但是马铃薯富含天冬酰胺,天冬酰胺和还原糖在油炸高温下可转化为致癌物丙烯酰胺,转基因马铃薯降低了天冬酰胺的含量,因而大大降低了丙烯酰胺水平。
改善食品营养。人人皆知的黄金大米,就是将玉米中控制胡萝卜素的基因转入水稻,让大米富含胡萝卜素而呈金黄色。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人人皆知的转基因大豆,又有升级版了。一种是高OMEGA-3(欧米伽3)脂肪酸大豆。深海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因而有保健品叫深海鱼油。吃高OMEGA-3脂肪酸大豆油相当于吃深海鱼油。另一种叫高油酸大豆。植物油的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其中亚油酸是植物体内的油酸脱氢酶将油酸脱氢后产生的,但是亚油酸的健康价值低于油酸。如果降低油酸脱氢酶的活性,就可增加油酸并减少亚油酸。将大豆自身的与油酸脱氢酶基因作用相反的基因导入大豆,通过“基因沉默”技术,就可抑制油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增加油酸,降低亚油酸。
(作者介绍:王琴芳,女,中国农科院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生物技术科学沟通平台专家,2015年入选《科学美国人》“全球生物技术领域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科普转基因,是她重要的影响力之一。讲起转基因技术的绿色效应,她如数家珍。)
原文网址
http://roll.sohu.com/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