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启动资产重组往往意味着利益,但这一“铁律”在香港市场并不显灵。12月11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实施重组,涉及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国远洋、中远太平洋、中海集运、中海发展等四家。14日,在A股挂牌的相关上市公司还未复牌,但其在港股市场却作出了剧烈的反应。
当天在港股市场,中国远洋(01919,HK)大幅跳空低开,尾盘报跌27.94%,中海集运下跌26.37%,中远太平洋下跌17.32%,仅仅只有中海发展上涨8.2%为重组保住一点颜面。显然,与A股市场相比,对于资产重组,在港股市场挂牌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受到投资者的强烈追捧。
中国远洋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的整合也被市场称之为“中国神运”,与此前的“中国神车”相比,两者之间差距巨大。因为资产重组,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股价上涨高达六七倍,但“中国神运”却遭遇到股价暴跌的命运,“宿命”不同,个中并非没有原因。
“中国神车”启动时,A股正从“技术性”牛市转入正常牛市的过程中,这造就了“中国神车”后来上涨的市场环境,“中国神车”股价上涨的过程,也是牛市不断向纵深挺进的过程,重组完成后的“中国神车”创出高点后股价出现暴跌,牛市行情也随之结束。因此,“中国神车”股价涨跌可以说是此轮牛市行情的一大“标志”。相对于“中国神车”,“中国神运”的运气明显要差得多,不仅处于股灾后的恢复期,目前的市场也要平淡得多。
其次,“中国神车”能有优异的表现,与“中国神车”良好的业绩有关,也与其频频在境外市场中标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神车”的背后是“中国制造”的标签。而“中国神运”属于航运业,航运业最关注的指数即为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该指数近年来持续走低,近日更是大幅下跌,并创下历史新低纪录。BDI指数持续走低,实际上说明航运业非常不景气,这亦是“中国神运”遭抛售最主要的原因。
此外,也与A股与港股市场投资理念有关。A股是一个投机氛围浓厚的市场,而港股市场更加成熟些,并且机构投资者在其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A股市场投资者信奉资产重组,在港股市场或不受追捧。投资理念的不同,造成香港投资者对于“中国神运”不太“感冒”。
在A股市场,资产重组改变“命运”。不仅是对于相关上市公司,对于某些投资者而言亦是如此。A股市场中的诸多“牛散”,其实都是炒作资产重组股票起家的。而且,市场对于资产重组股票的喜好,早已步入“变态”的程度。只要上市公司启动资产重组,无不吸引资金的追逐。在今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中,即使是某些上市公司宣布重组终止,其股价也能迎来涨停,理由竟然是将来存在再次重组的预期,也凸显出市场的投机性。
“中国神运”相关A股复牌后是否会重演港股的一幕,笔者以为与其时的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其时的A股出现下跌或低迷,那么同样可能遭到抛售。但如果其时的市场行情火爆,则情形会大不一样。但“中国神运”在港股市场遭到抛售也应该引起投资者的重点关注,随着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以及A股市场不断走向成熟,市场会逐渐趋于理性,参与投机的风险将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