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行业的出现,从本质上看,就是当其时,应用新技术,这个新行业的形态能将相关资源形成最优配置并迭代成稳固的市场生态圈,顺着这个思路,让我们来展望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远景。
市场生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市场也是这样,如果深入近看各个企业的市场,就会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此时作的结论,就会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跳出来看市场生态,无非是三个层面:微小业户层、企业层与平台层。微小业户层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承担绝大部分与终端消费的接触点;企业层聚拢人力,从规模来竞争效率,由时空、人文条件决定,在竞争中或扩张或收缩,甚至消失,当然也会有新生的;平台层则承担维护具体市场的生态,不在于规模,能承担道义,维护好相关具体市场的生态,则能长期良性运转,否则不是崩塌掉,就是被新型的平台取代。
理解了市场生态三个层面的实质,展望市场远景才会根据站的位置不同,更准确地作出构画。
不论站在市场的什么位置,要准确地评估市场远景,清楚平台层是最关键的。
市场的平台层,不是说所有市场都只有一个平台,不同的市场形态,归根溯源去寻,会找到各自的终极平台。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就是国内各银行市场业态的平台层,当然,人民银行只是平台层的有形部分,深入的还会有诸多无形的配套,才能担起道义。
而互联网的风头企业BAT(百度、阿里、腾讯),显然已进入平台层,有的已被公认为平台。那是不是最终竞争互联网只剩下一家平台?答案不是这样简单的。
排异机制
市场除了分三个层面,其良性运行还受排异机制的约束。
所谓市场排异机制,就象器官移植,看起来什么都一样,但排异机制不能克服,器官移植就会失败。市场排异机制的存在,决定了平台有其特有的市场生存空间,而且决定了一个现成的平台是很难移植到适合相关市场的平台。现实中,就能理解为何许多企业巨头,拥有巨额现金、诸多人才、技术和专利,最终却不得不走向破产或重组。
宏观上,市场三层面形成市场生态,微观上,市场具有排异机制,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平台层,这都是历来存在的,只是计算机时代到来之前,市场的变迁是以人的代际时间来计量,对一代人而言,仅需要理解“远近高低各不同”,对“识庐山真面目”并不迫切,特别在互联网兴起之后,互联网+,就意味着急速的平台迭代开始了,就必须要对市场“识庐山真面目”了。
当此之时,已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了,说互联网,其实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市场能脱开了,因为时、空约束已基本消失,传感器已悄无声息开始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例如手机定位,手机测走路步数,汽车导航,都是因为有了传感器的运行才能成。
因此,当此之时,互联网+带来的不是某个市场的变迁,而是首先表现为平台层的激烈重组,只有正确了解整个市场的终极远景,才不迷失于自身具体业务的远景。
终极远景
市场的本质是要有消费者,终极消费者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因此理解整个市场的终极远景,只有从具体的个人需求入手,才能正确。
具体的个人有生存、成长、存在和安全的基本需求,所有的需求都是基于这些需求衍生出来的,例如:要满足生存,就必须要工作(或有供给保障也行),要有存在,就会有沟通、有展现、甚至是炫耀等。而众多具体的个人聚合起来,随着规模增长,冲突也就不可避免,所谓平台就是平衡这些需求,能担起道义,从而可形成良性的市场生态。
另外,从资源配置角度看,所谓平台担起道义,是三个标准:第一,让围绕平台的资源配置最优,只有高效才能保障长效;第二,让围绕的企业层、微小业户层良性运行;第三,能抵御意外冲击,对于一个动态的市场生态,来自内部、外部的经常的意外冲击不可避免,没有一定冗余的平台,也是很容易崩塌的。
从此两方向推演,终极远景是五大类型的平台作为整个市场的根本:承担公共及安全的国家,承载金融货币流通的平台,支持货物便捷流通的O2O平台,承载创新互动的虚拟网络平台,承担人力服务的平台(未来还将承载复杂互动体验的大型实体)。这五大平台交错形成整个市场的最基础,互联网作为普遍的技术手段,将隐入象空气一样,必须却不会常提及。
这其中,前四大平台已成型并正在完善,只有人力服务市场比较特殊,对具体个人而言,人力服务是最基本的,而目前市场处于碎片化状态,互联网+的推进,正是人力服务平台形成的最佳时机。
人力服务市场特景
正如O2O平台,如果没有互联网,就不存在线上与线下,也就不会有O2O平台来重整市场生态,人力服务平台也是由于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网为主角时才有可能……
人力服务市场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但作为人力服务平台,则必须要做减法,集焦于工作服务与健康服务两大相互补充的市场。
相较于其他平台的中心控制,人力服务市场是泛中心的,其坚守道义显得更为重要,佛家有三宝佛、法、僧,同样人力服务平台中执行的人是最重要的一宝,犹如高僧长期影响一片区域一样,需要吸引、淘选众多有影响力的人来多中心维护。这个人力服务平台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可能凭着资本的暴力扩张而能形成人力服务平台,其基因就排异货币资本的贪酷。
人力服务平台将起到整个市场最大的平衡器作用,其市场规模是超级巨大的,只有人力服务平台稳定后,众包才会成为成熟的业态(当前的众包还是没有解决大多数人出力而没有回报的问题,所以表现为热点此起彼伏)。
随着人力服务平台的壮大,将改变现有企业的用人机制,企业将只关心市场、创新和核心,以目标为导向,在用人上,只关注人力效率,100%能发挥的,就在企业内,在时间上不能100%利用上的,则转由人力服务平台,由平台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调配,通过提升其时间利用效率,做到企业、个人、平台三方受益,提升了社会整体人力资源效率,优化了配置。对于具体个人而言,也只是换为不同的企业干活,岗位及工作内容是稳定的,雇佣关系在人力服务平台(具体会根据实际形态,由进化适应而来法律来安排)。而目前的劳务派遣顶多只能说是最低级的过渡形态。
人力服务平台不改变当前市场的具体人力服务内容,是将当前市场处于碎片化状态的人力服务凝结起来,使得人们的工作独立于产品市场的起伏,从而使得人力的充分释放、充分自由成为可能,人们将转向更多地关注自身的身、心成长,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新行业机遇到来
当然随着人力服务平台的逐渐完善,诸如劳务派遣等一些人力服务的过渡形态将会消失。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一个新行业机遇到来,谁将能抓住?这可是市场最大的机会。
互联网+,其最关键的是支持货物便捷流通的O2O平台、承载创新互动的虚拟网络平台、承担人力服务的平台等三大平台位置的竞争,其他两个仅仅是改善优化。目前O2O平台的竞争是遍地开花,并进入火热状态,但不要忽视了人力服务平台,这是一个建立新行业的机遇。
这个新行业是服务于当前360行的第361行,暂且定名为人力银行,目前技术和市场条件已成熟,就象铁靠近磁就马上会显磁性一样,只要第一步跨好,竞争对手的正反行动都会转换成了为你打广告,不用三年一个全新的巨型新行业将会形成,这样的机遇却不是随便能遇上的。
这个机遇已经摆在这里,任何成功运作过亿全国市场的企业家,同时有志于互联网+,就具备抓住此机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