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向叙利亚派出50名特种部队官兵,协助和培训叙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和反政府力量,引起国内外舆论哗然,因为此举意味着奥巴马自食其言,打破至少四次不向叙利亚派出地面部队的公开承诺,也因为被西方媒体戏称为“一车部队”的50名军人,实在又无法想象能发挥多大的实战作用?当然,白宫发言人说,这不是对叙政策的最后调整,也就意味着50名士兵,也许是美国卷入新一场中东地面战的起点和拐点。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之时,美国正开足马力从伊拉克撤军,若非英法和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用利益和舆论双重绑架,奥巴马也许不愿违背战略重心东移的大方向而被叙利亚事务羁绊:此后数年,奥巴马迟迟免于深度介入叙利亚战事,2013年又借梯下楼解决化武危机免于对叙开战,都体现其对英法和阿拉伯伙伴跟跑策略。奥巴马实在无心也无力在伊拉克隔壁再陷入一个充满风险的新泥潭。
然而,叙利亚战乱的潘多拉魔盒已被打开,巴沙尔政权不仅没有很快崩溃,被封闭在伊拉克的“基地”追随者反而因为进入叙利亚,很快繁殖出无法控制的“伊斯兰国”武装,并割地建国设都封疆,旱地拔葱般地崛起于西亚腹地。无奈之下,奥巴马于2014年9月发动为期三年的反恐战争,并联合其他数十盟国以空袭方式在伊叙重启战端。奥巴马公布其目标为“一石双鸟”,击溃“伊斯兰国”武装,帮助反对派推翻巴沙尔政权。
但是,美国及其盟友的三心二意,以及缺乏叙政府地面情报策应的客观困难,导致持续一年的袭击虚多实少,“伊斯兰国”武装没有遭受重挫,巴沙尔政权也未一蹶不振。当今年夏秋美英法明显加大空袭力度后,俄罗斯战机和导弹呼啸而至,并在叙政府协助下,对“伊斯兰国”武装和反对派势力一并重创。得到强大驰援的叙政府军在局部扭转颓势,连连收复失地。叙战局出现戏剧性变化,并有可能最终让俄罗斯与巴沙尔摘取所有的桃子。情势逼人,奥巴马只得打破诺言发兵叙利亚。
50名士兵开拔前线,从纯军事角度看,集中使用不足以攻克一个防守稳固的村庄,分散开来更似泥牛入海难觅踪影。因此,其政治象征意义显然是第一位的,它无疑宣告,美国对叙策略进入拐点,奥巴马及其智囊班子已重新对叙局势现状和走向进行推演和复盘,似乎已得出不派地面部队将前功尽弃的总体判断。
政治象征的另一层含义是,向英法和阿拉伯盟友发出强烈信号,即美国不会对叙局势撒手不管,也不会任由俄罗斯的苏式战机和巡航导弹自由在叙利亚上空穿梭,强调美国对变革巴沙尔政权的既定立场未加更改。当然,对一线作战的反对派武装而言,美军士兵增援无疑是一支强心针,多少可以抵消它们对巴沙尔政权久攻不下以及俄罗斯猛烈空袭所构成的双重打击。
当然,50名来自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的老练军人绝非没有战术层面的价值,把他们投放至对付巴沙尔政权最关键的前线岗位,既可训练、提升当地武装的作战技能和战术水平,也能及时与美军后方保持直接、可靠联系,引导美国及其盟友的空袭更加精准、有力和高效,避免过去一年高射炮打蚊子式的盲目攻击。更重要的是,50名美军的部署到位,将成为反对派武装的“人体盾牌”,使俄罗斯今后的空袭不得不投鼠忌器。
当然,随着俄罗斯的高效军事介入,各方已进入边打边谈的新阶段,特别是叙利亚最大地区盟友伊朗受邀谈判,显示美国及其盟友的巨大让步,也表明它们不得不就范于俄罗斯主张的政治解决选项。11月3日,美俄空军在叙利亚进行了防止空中危险性接触的演戏,这表明两大玩家将努力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共同管控事态。这个态势反过来证明,奥巴马只派50名士兵参战,显然是精打细算的结果。
当然,人算不如天算,己算不代表他算。4年来首次迈出国门访问俄罗斯的巴沙尔已底气充足,他拒绝接受西方阵营所提让其下台的“过渡期”计划,坚持明年继续参选总统。这种让对手们难堪的坐地起价,也许会进一步影响美国对叙政策,即要么扩大特种部队进入规模,以军事施压迫使巴沙尔退缩,要么屈从俄罗斯压力,再做新的让步。总之,50名美国大兵出征叙利亚,将是引发新变数的新开端。
50大兵出征:美国的叙利亚政策拐点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