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南华早报中文网专栏稿
全球反恐联盟何以被IS一再调戏?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本文观点不代表署名机构立场)
俄罗斯航班被炸,巴黎被连环爆袭,中国和挪威人质被杀害......制造恐袭事件的罪魁祸首基本确定是IS(伊斯兰国)。
国际社会除了谴责,还须行动起来,同仇敌忾向全人类的公敌IS选战。在土耳其G20峰会和菲律宾APEC峰会上,与会各国领导人均表达坚决反恐的意愿。法俄两国,决定共享情报,并加大了对IS空中打击的频度和烈度。
不过,9.11事件后,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反恐联盟。但效果让人沮丧。基地组织没了,又有了更残暴、更具动员力和军事实力的IS。IS已经初具国家雏形,占据了从伊拉克到叙利亚直逼土耳其边界的大部地区,美俄欧和海湾国家组成的反恐联盟,不仅难以形成合力,而且离心离德,在叙利亚问题上展开博弈。反恐联盟反恐是三心二意,介入叙利亚朝野纷争才是事实。
反恐联盟的内讧,不仅让IS攻城略地,而且制造了针对俄罗斯和法兰西的恐怖袭击。和以往一样,西方和海湾国家一旦被IS偷袭,当事国就发起一波密集对IS的恐袭行动。反恐旋风过后,反恐联盟又懈怠了下来,陷入例行性的“飞机扔炸弹模式”。IS已经掌握了国际反恐联盟的规律,因而不惮以制造突袭的方式和国际反恐联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无论是法国出动戴高乐号航母参与反恐,还是俄罗斯加大对IS的空中打击,抑或两国加强反恐情报沟通,都很难在短期内剿灭IS。除了全球反恐联盟的动机不单纯,还有反恐联盟的内讧难以化解。
一是美欧反恐的不同步。经过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反恐战争,美国国内安全了,中东反恐不积极了。“阿拉伯之春”后的中东乱局,基本是欧洲唱主角,美国是配角。打击IS,奥巴马总统“吃了伊拉克一堑”,“长了打击IS一智”--美国只是空中打击,而不敢派出地面部队。欧洲,特别是法国,首先承认叙利亚反对派,在打击IS上也很积极。但国内安保措施跟不上,搜集反恐情报的能力也很弱,因而被IS偷袭。虽然美国表示和法国“站在一起”,但美国不会为盟友做出更积极的反恐配合,尤其不会派出地面部队。美国不用心,中东反恐很难取得成效。
二是海湾国家的宗教纷争。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国家,对IS实施空中打击,真正的目的是支持叙反对派中的逊尼派颠覆巴沙尔政权。沙特为首的海湾反恐联盟,既反对支持巴沙尔政权的俄罗斯加入反恐联盟,更是对什叶派的伊朗参与打击IS和成为叙利亚问题的谈判成员充满忌惮。讽刺的是,从基地组织到IS主要成员,主要是逊尼派。这就形成了国际反恐联盟中最尴尬的图景,美欧社会深受逊尼派恐怖组织制造的暴恐之害,却和逊尼派国家组成反恐联盟。伊朗和叙利亚这两个什叶派为主的国家,和俄罗斯一起联合反恐,却成为西方世界和海湾逊尼派国家不共戴天的敌人。
三是美欧俄冲突。俄罗斯加入打击IS的反恐联盟,美欧一片惊呼,认为俄罗斯反恐是假打击叙利亚反对派是真。当俄罗斯载有224人的航班在埃及坠毁时,西方媒体意有所指地称是IS报复。其实,美欧和俄罗斯,高调反恐只是借口,真正目的是在叙利亚政局纷争中实现利己目的。美欧俄一番口水战后,让IS抓住机会,既报复了俄罗斯,又制造了巴黎恐袭事件。此时,法国和俄罗斯才警醒起来,协力反恐。
只要反恐联盟各打算盘,内部纷争不断,就不能形成反恐合力。相反,IS总能在反恐联盟的内斗中抓住时机,制造一场场防不胜防的暴恐事件。
更糟的是,若全球反恐联盟受制于意识形态偏见,在反恐问题上存在双重或多重标准,全球反恐联盟更是一盘散沙。
9.11事件后,西方世界对中国反恐充满偏见。他们对中国境内的“东突分子”视为“反抗者”,巴黎恐袭血迹未干,“大赦国际”某些成员认为中国关于恐怖主义的说法“非常有问题,非常政治化”。法国《新观察家》网站18日则称,“新疆暴力更多的是由于受到无情的镇压”,对于中国呼吁全球反恐不能搞双重标准的呼吁,嘲讽为中国向法国表示同情时塞的“私货”。
如果全球反恐联盟不能统一立场,甚至为了自身利益故意制造麻烦,全球反恐不仅难达其效,反而会越反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