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紧跟国家战略出击
文/潘国尧
伴随着中国持续改革开放的脚步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在经济领域,守成大国依仗技术、货币和资源占有优势的地位正在动摇,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个竞争、开放、公正、有序的中国市场也基本形成。尽管一些西方国家至今仍没有给以中国真正的市场经济待遇,尽管外界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还有各种各样的怀疑甚至中伤,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经济正在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也正在提高, 中国的外汇储备接近4万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现象,人民币居然在没有脱离外汇管制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国际流通,中国的国力可见一斑。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步伐正在不断加大,以高铁、核电为核心的中国先进生产力也正在对国际高端产业市场形成强大的冲击力。虽然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战略故意进行种种曲解,但是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强大的国力影响世界的决心已然不可抑制,世界已经需要正确评价中国的存在和发展,中国更需要主动地融入世界。
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企业作为一个强大经济体的成员组织,迫切需要紧跟世界和中国急剧变革的步伐,特别是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说,你的视野如果依然停留在一个小的圈子里,你的步伐如果还是无法与时代同步,那么,无论你的资本积累有多厚实,无论你在国内的产业地位有多稳固,都不足以使你自己和你的企业进入到更高的层面。在这方面,中国伟大的企业华为,中国优秀的企业家任正非已经为大家树立了极具正能量的标杆。即将逝去的2015年,国际资本市场波诡云谲,至岁末,人民币任在不断贬值中,而美元却持续升值,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有条件的企业,出击国际市场,大胆参与投资并购活动是规避国内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别等到大批企业因信用风险问题呈现塌方式倒闭潮后再去找出路,恐怕那时就来不及了。该来的是躲避不了的,这是市场自我调节的一部分,资本市场更是如此。
推动产业进步、促进市场繁荣,这应当成为每一个企业的价值追求;创造社会财富、引领时代发展,也应当成为一个企业家的使命。回望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粗放的市场发展已经进入尾声,中国经济已经跨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很多企业正在自觉地由工业化迈向信息化,少数卓越的企业甚至已经正在试水智能化领域。
在新经济领域,互联网+已经把所有的行业裹挟其中,中国已经培育了上万亿元的互联网市场,培养了近7亿的网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从而使中国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互联网思维正在颠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正在裂变由习惯和伦理共同禁锢的传统文化,正在催生新一代思想更加活跃创新能力更强的年轻人,正在形成属于中国网民特有基因的互联网商业生态,正在不断发生既具有全球共性又富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创业奇迹……
无论何种最前沿的管理思想都产生于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和价值观体系中,带有本国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烙印,对于还处在不断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而言,不但需要先进理论的启发,也需要结合本国实际的思考和实践,一味的追求时尚观点并不是一种严肃的姿态。经济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不是哪一个泛滥的思潮或者哪一个流行的概念所能左右的。对于企业家而言,在经济形势普遍不景气的时候,既不能做墙头草,也不能猫在坑洞口等待春天,请相信,真正具有男人情怀的企业家,一定是淡定面对所有变故的高人,一定不会销蚀触底反弹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