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都快把当初插队的那段知青生活给淡忘了,毕竟残酷的岁月已经过去了数十年,那也只是我青年时代人生中的一段插曲,虽说当时的农村生活很艰苦,由于我们很年轻,也很朝气,一句话,累并快乐着!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在我下乡两年后的1978年7月,当时我在青年点,刚刚参加完高考,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已经连续考了两年,还在等通知下来。就在这时,接到了家里的紧急信件,说有个接班政策,家里有两个下乡的可以提前办理一人回城,当时心想,这消息来的真不是时候,要是换别人来说那肯定是莫大的惊喜,因为,谁都知道这回下乡何时能回城都很难说。
可我却不同,因为我有我的打算,我就不信我今年考不上大学,我不仅要回城,我还要去读书,机会来了我不会放过的。再者,我也舍不得离开那些朝夕相处的青年点同学和同战壕的战友,可是,家里催得紧,在我之前下乡的亲哥哥,也来劝我早点回去办理,他是担心我一旦没考上大学,在农村还要多待几年,论资排辈他也会比我先回去,所以,就执意把这个名额让给了我,事后才知道当时的选择是完全错误的。
就在我办完回城的一切手续,即将离开我那难忘的青年点大楼时,公社的广播传来了消息:由于分数不够,大连工学院没有录取,却被某中专技校录取了,当时有这政策。听到这些,我当时脑袋都气砸了。这都是什么事啊,怎么都赶一起了,真够倒霉的了,我该怎么办?据说,回城接班还是去中专报到,二者必选其一,但是,接班名额我哥哥还不能顶替,因为,我已经办理完手续了,我不去名额就瞎了,没办法我只能权当没听到这消息,打道回府吧。
就这样我回城了,接的什么破班,政策原则是:母亲当初在街道工作,我就被安排到街道,我决意不干,后来父亲托人给我的关系转到了事业单位,我就按部就班开始新的生活了。
但是,我始终不死心,就在一年后的1979年高考来临,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实现了我上大学的梦想。就在我上大学报到其间,和我一个青年点的同学,也都陆续回城了,那时,是因为邓小平上台后,颁布的两大举措:1977年恢复高考,1979年下乡知青全部回城,从此不再下乡了。可是,我却和他们从此失去了联系。后来,是我哥哥提供了很多线索,我才找到了几个同学,大部分同学都似乎从这个城市消失了。
当时间走到了2015年9月20日,历时36年的漫长岁月,我家里的电话响了,我家属接的,一个很陌生的男人说:他和我是一个青年点的同学,姓吴,在市公安局工作,我家电话号码和我的真人照片都是在网上查到的,就这样,阔别数十年的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那天来的人男女加起来才20多人,我们点可是80多号人,大部分等后续再联系,但其中也有几个已故的,今生是没机会再相逢了。看看到场的一个个曾经很熟悉的面孔,由于岁月的残酷摧残,很多都彻底变了模样了,如果是在大街上,即使面对面碰上也认不出来了。
下乡那会还是18至20岁的朝气蓬勃小青年,如今都是孩子爸爸妈妈或者当上爷爷奶奶了,见面想说的话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以前难忘的回忆在心中翻滚和今日久别重逢的千言万语,好在我们还健康的活着,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酒桌上,相互间无话不谈,场面很热闹,酒杯时常会响起碰撞的优美旋律,大家举杯畅饮,谈笑风生,这是多么难忘的一次聚会。正像一首歌说的那样,30多年一轮回,可是,我们一生中有几个30多年?
可以说,这么一折腾,我们的离别整整错过了一代人,我在农村当时还有个相好或者说恋人也行,今生几乎没机会再见了,聚会她没来,我就托别人试探性的要她微信,想找机会约出来见个面,几天过去了,始终没有回音,我也知道伤透心的人是不想再提起往事的,也许是怕我看到她如今的老态模样,可我也好不了哪去啊,年龄不饶人,世人有谁能逃过。反过来仔细想想,这样也好,免得一旦见了面彼此会觉得很尴尬,还能说些什么呢?既然意思送到了她会明白的,即使忘不掉也只能把她藏到心里深处吧,我承认那是我的初恋。她那时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多么的美好,一个高挑身材,整天把笑容挂在脸上的漂亮女孩,每当生气时就对我拳打脚踢,一会自己就偷偷乐了,我还听说她的后代也是女孩,希望长得和她妈一样端庄美丽,但是,命运千万别跟她一个样,那样我就彻底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