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今年去印度想建设大规模的开发区建筑,结果印度没有这么大的土地供应,万达遇挫。10月7日,万达向西班牙马德里政府递交申请,希望获准拆除西班牙大厦,进行重建。万达认为,基于安全考虑,维持大厦外立面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在重建过程中恢复大厦原有风貌。但是遭拒,变成今年7月2亿6500万欧元购买这栋大厦成为废品。很明显,万达在印度西班牙频频遇挫。
西班牙大厦1953年建成,高117米,内有28层,是西班牙马德里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万达想把此大厦改建成豪华酒店和商业中心。
为了推动项目落实,马德里历史文化遗产委员会曾将西班牙大厦的历史保护级别从三级下调到二级,要求万达保留大厦从建筑和雕塑角度来看的重要部分,维持建筑主立面和侧立面原始风貌。
马德里历史文化遗产委员会拒绝了万达的申请,认为万达“并未提供改建项目技术不可能性的充分证据。”马德里政府的城市发展专家何塞.曼努埃尔.卡尔沃对万达这一请求给予反对。
万达素以快速、低价在国内拿地,经常在各地搞出一些问题,如重庆成都的一个项目,如南京栖霞寺的捐赠10亿元项目。
实际上,万达除了商业地产的成功外,并没有带来后续的一连串成功,而且商业地产的成功也留下万达百货、万达KTV、万达宾馆的后遗症。
万达除了钱多,什么东西都要尝试一下、参与一下,碰碰能不能成功,有没有机会。比如万达在武汉的影城并没有取得成功。万达的主题公园全面失败,那么万达的10大文化度假中心将面临失败。
万达也参与电商,也不会成功。万万合作即万达商业地产与万科住宅地产合作,也难言成功。
不过,万达与苏宁的云商合作,可以看好,即万达通过代建万达城,通过与苏宁合作房东与客户的关系,是笔者看多的。
万达整个商业发展均是粗放型,并没有什么别的特色,骨子里是地产,但是依托地产的购物中心、文化度假旗舰中心、五星级酒店、影院、主题公园等等,均是房地产,但是,经营这些产业需要这些产业的顶尖人物才行,否则挖来的同行只能是复制而非创新。这就是王健林在商业地产之后一直不能成功的原因。
另外,万达大量资金收购旅行社、旅游资产来救活万达文化度假中心,但是并没有奏效,因为文化度假中心价格高、提供的内容比较少,不是按文化度假中心的经营方式、创新方式来取胜,而是用地产商王健林脑海里只要建好文化旅游地产就能收钱也太天真了。要知道现在是各行各业产能过剩时代,没有创新、没有标新立异、没有竞争力,就不会成功,这就是王健林商业地产之后屡屡不成功的主要原因。说到底还是顶尖人才的缺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万达不仅在国内因为顶尖人才的缺乏而屡屡在项目上遇挫,即使是在国际上,也因为缺乏经济学家坐镇,而在印度建产业园、在马德里改建西班牙大厦而频频遇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