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上证指数大幅低开,全天上证指数大跌260.14点,跌幅高达7.70%。这不仅是本轮跨年度行情的最大单日跌幅,更是上证指数2000年以后的第四大单日跌幅。(跌幅最大的是2007年2月27日,下跌8.83%。第二大跌幅是2007年6月4日,下跌8.26%。第三大跌幅是2008年6月10日,下跌7.73%,
股市暴跌的主因是,上周五收市后,证监会宣布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结束,决定对存在违规问题的中信、海通、国泰君安3家券商采取暂停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的处理,对民生证券和广州证券、齐鲁证券等5家公司采取警示的监管措施。
不过,一些投资人常把股市下跌的责任归咎于监管层,以2007年5月30日凌晨宣布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为例,至今仍有不少人指责这是“半夜鸡叫”。隔夜,证监会马上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未打压股市,并收回“50万元以下的客户不得融资”的刚刚宣布的新规。可见,管理层也害怕得罪投资者。受此影响,昨日(20日)股市的信心有所恢复。
笔者认为,融资融券和保证金杠杆交易,其本意是在适度活跃市场,增加股市的流动性和理性投资的氛围。但是现在却演化成“加杠杆,促投机”的工具。监管部门有必要对股市等市场去杠杆化,通过降低市场的风险的方式,避免泡沫加剧才是管理者的监管之道。当前A股市场投机氛围浓郁,管理层应该打击投机,否则不仅会造成股市畸型发展,终至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而且还会危及中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正是因为股市的过度投机化(半年股指涨千点,远远脱离了基本面)。造成了国内投资萎缩,现如今无论PMI、PPI、工业增加值,还是国企净利润增长,都创近年来新低,一些多头称的上市企业盈利复苏论也根本站不住脚。
再者,理财类产品资金进入股市投机,后患无穷。银行、信托、证券三方合作的,以理财为优先级、机构为劣后级的结构化产品——伞形信托腾空出世,为证券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投、融资服务。统计显示,2014年共成立2455个证券投资类集合信托计划,规模总计1050亿元,同比增长34%。
一般而言,伞形信托的杠杆率最高可达1:3,激进的券商还将杠杆放大到1:4或1:5。这就意味着,劣后级别的机构最多可控制5倍的银行资金用于投资A股,这意味着高达20万亿的理财资金与股市连接了起来。如此高的杠杆率,如此大的投机氛围,一旦股市趋势反转,伞形信托产品便无法给投资者兑付高额收益。所以买了伞形信托的投资者,也要承担不小风险。
同时,一些网络借贷P2P平台也开始涉足股票配资业务,通过自有资金或其他对接资金渠道,以高杠杆形式为客户投资提供资金,杠杆率甚至达到5倍。有银行客户经理说,每个银行客户都接到过高息融资的电话骚扰。
最后,融资融券去杠杆,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去年7月行情启动前,股市融资融券的总规模只有4400亿元,而到了去年底融资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有些券商不仅把融资融券的指标全部用尽,还指示营业部给5万至10万以下的散户投资者提供融资,全民加杠杆时代迅速到来,投机心理进一步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这个全民加杠杆的时代,“胆量决定收益”的情绪开始蔓延开来,甚至还有专家鼓励投资者“卖房炒股”。有外媒指出,A股保证金债务占流通市值比重高达7.8%(纽交所这一比例只有2.4%),是全球杠杆率最高的市场之一。在此背景之下,管理层发出信息,希望股市能够理性一些,不要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而股市闻声大跌,也恰说明了在投机氛围之下,各类投资者只想一夜暴富,真正坚定做多信心都不牢固,一有风吹草动,便想滑脚走人。
如果说,杠杆交易扩大了危机的惨裂性,那么投机氛围是危机的催化剂。管理层此时需在控制杠杆比例的同时,更应该培育价值投资理念,打击投机炒作。美国1929年至1933年的股灾,就是杠杆交易异化为杠杆失控,投资异化为资本投机游戏的恶果。1928年至1929年,道指和美股交易额翻了一倍,随后从“黑色星期一”的260点狂泻到1932年6月的40点,当年股市暴涨暴跌就是长期低利率造成信贷扩张,点燃了股市的投机氛围。
从表面上看,本次暴涨暴跌的行情全是股市加杠杆惹的祸,但实质上是市场投机氛围浓郁才是根本。在此之前的恶炒新股、炒绩差股、炒创业板股票,而过度投机最伤害的还是中小投资者。迄今为止,A股市场还远没回归到价值投资的理性氛围中,当恶炒基因这堆干柴遇到了加杠杆这堆烈火,股市不发生高裂度的暴涨暴跌才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