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搭起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
朱大碌
凯恩斯是现代发达国家之父。
在凯恩斯之前,虽然有强国弱国,但老百姓生活都差不多,没有显著差别。
当年曾经是第一富强的中国,老百姓生活并不比其它国家强多少。
即使到了工业革命,西方列强在国际上耀武扬威,但其国内工人农民生活状况也不比别国好到哪儿去。否则马克思就不会写出资本论,为社会主义呐喊。
直到凯恩斯经济学横空出世,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上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严重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吸取凯恩斯理论,推出史无前例的“罗斯福新政”。
之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两极分化。
一部分奉行凯恩斯理论的国家发展成为以高工资高福利为特征的发达国家,这是一种新型资本主义国家,而大部分抱残守缺的老式资本主义国家则沦为发展中国家。
新老资本主义差别巨大,老百姓生活水平相去甚远,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
为什么凯恩斯经济理论能有效克制经济危机、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
这是因为老式资本主义奉行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政府无为,不关心老百姓死活,一切交由所谓自由市场去折腾,这样的国家再怎么折腾老百姓也富不起来。
凯恩斯则认为政府不能眼看老百姓受苦受难,必须为人民服务,有义务也有能力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凯恩斯的“印钞票,挖大坑,两只手,拉消费”理论,破天荒打破了钱的困境,使政府有足够能力为老百姓挖大坑。
挖大坑和造长城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劳动,秦始皇造长城是老百姓自带钱粮服劳役,严重损耗民众消费力。
凯恩斯挖大坑则是给老百姓送钱,以钱换劳动,直接增加大众消费力,拉动生产力,用劳动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实现了以虚财富(钞票)换取实财富(劳动成果)的效果。
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之上的现代发达国家,虽然看起来债台高筑(都有巨额国债,实际上国债不是债,不用还),但老百姓的生活确实有很大提高,社会财富确实有很大增加,“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名不虚传。让其他国家的老百姓羡慕不已。
从从这一点来看,今天的发达国家已经离社会主义很近,甚至比一些所谓社会主义国家更接近社会主义(就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民主权利而言)。
凯恩斯不但挽救了资本主义,同时也挽救了社会主义。
产生在封建基础之上的老式社会主义,靠官员拍脑袋搞所谓“计划经济”,实际上还是封建官商经济,这样搞经济老百姓富不起来,当然就没有生命力。这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能是空想,没有科学依据,不可能成功。
有了凯恩斯两只手的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就可以浴火重生,从空想走向现实。
凯恩斯理论搭起了一座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
当然凯恩斯的挖大坑并不是随便挖坑,而是要求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有义务有能力为社会补短板。政府有形之手不能与无形之手市场争利,只能而且必须做好市场做不了做不好的事。
在补短板方面,政府必须大有作为。
以当前中国而言,治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打造循环经济,提高工资福利等,都是需要政府来挖的大坑。除了政府,没有任何人能补这些短板。
挖这些大坑需要巨额资金,只有掌握印钞机的政府,能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比如实行15年义务教育(含免费午餐),全民医保,取消退休双轨制,取消公路收费,这些看似老大难问题,只要政府开动印钞机挖大坑,马上就可以全部实现,不需要等到猴年马月(其实物质条件早已具备,印钞不过是走一个形式)。
钞票本身是虚值,但是钞票可以换劳动,劳动创造财富。
钞票不能乱印也不能乱用,只能根据挖大坑需要,有的放矢按需提供。
印钞挖大坑,钱花在老百姓身上,就能产生巨大的劳动生产力和消费力,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良性发展。
印钞买美元、美债(近30万亿人民币外汇占款),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老百姓什么也得不到。
为外国人劳动,则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为外国创造财富。完全不符合凯恩斯以本币为本国老百姓挖大坑的理念。
所以凯恩斯的挖大坑理论,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理论,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必须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经济理论。
虽然凯恩斯挽救了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对凯恩斯却是二心二意,危机到来时拿凯恩斯当救命稻草,危机过去则常常好了伤疤忘了痛,总想把凯恩斯撇在一边(嫌凯恩斯妨碍资本家多赚钱。这是由资本利益集团的牟利本性决定的),重走老资本主义老路。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把凯恩斯理论与为人民服务高度融合在一起,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挖大坑。喊一万个为人民服务,不如挖一个凯恩斯大坑。
凯恩斯两只手的市场经济理论,与共同富裕、文明民主、永续发展,组成四位一体的新社会主义理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凯恩斯理论,社会主义就如虎添翼。
掌握凯恩斯利器的新社会主义完全有可能通过和平竞争(也不排除文攻武卫),创造出比发达的资本主义更胜一筹的消费力和生产力,更胜一筹的文明民主制度,从而取代资本主义,将人类带入共同富裕、文明民主、永续发展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