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花甲之年感赋诗三首


 喜迎花甲之年感赋诗三首

 

题记——

六十岁又称为耳顺、花甲之年: 余生于1955年乙未年腊月初一,敬重之羊 五行属金;2015年又恰逢农历乙未年,即羊年;也就是说,过完甲午年腊月初一,从2015241159分进入羊年,在下亦步入花甲之年,即为耳顺。

真乃光阴似箭!转瞬间,一个甲子即将走过;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心潮澎湃,夜不能寐,遂赋诗三首以纪之。

 

其一:(七律)自信能把神州犁

 

暮年壮心志千里,

老骥伏枥勤奋蹄;

鹰击长空谱新曲,

鹏飞海浪破旧题。

 

休学燕雀戏藩柴,

要做鸿鹄游天际;

鲲鹏自有瑶池蓄,

自信能把神州犁!

 

其二:春 

 

红泪款款入门庭,

含情默默出常态,

兴高采烈黄粱现,

分明花甲春心开。

 

难忘当年涉江湖,

风华正茂把桃栽;

如今夕照心不老,

迈开健步向未来!

 

 

其三:六十花甲赋

 

时光如梭甲子走,

回眸历程不说愁,

雄心一颗跨长河,

豪情万丈绘神州。

 

醉忆香山红叶美,

难忘荆江白帆舟;

而今南海风潮涌,

踏波逐浪再从头!

后记

附:古代对人年龄别称小集——

    古代对人的年龄有很多别称,其中之-为:

    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

    8岁(男)——龄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 ------- 志学之年

    1520岁——舞家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

    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知命之年、半百

    60――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古稀、杖国之年

    80――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90――耄耋之年

    90――鲐(台,骀)背之年

    99岁——白寿

    100―― ,人瑞

    108岁——茶寿

    还有称:20岁弱冠 , 30岁而立, 40岁 不惑, 50岁 知命, 60岁 花甲, 70岁 古稀 8090 岁耄耋, 100岁 期颐

 也就是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