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转型升级成为热词的2014年,电子商务和家电界出现了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信息:唯品会一度成为股价最高的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该公司主打的服装、鞋、包的特卖模式引起各界热议;各类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家电消费高端化态势明显。粗看上去,前一条消息意味着消费者更喜欢便宜货,后一条消息意味着消费者更喜欢高端货。
2014年7月的某一天,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唯品会的股价达到了210.66美元,超过百度公司的200.12美元,成为当时股价最高的中国概念股。当然,唯品会的股价近期已大大降低,但在当时,其高高在上的股价引发了各界对该公司的特卖模式的兴趣。
所谓特卖,就是在特定的时间段里,以优惠的价格出售指定的商品。过去这些年里,特卖模式已经被线下的商家运用得非常娴熟,而唯品会则将其搬到了互联网上。
据了解,唯品会的主要客户群体以女性为主,占比超过3/4,所以,打开唯品会网站,消费者看到的主要是女性喜欢的衣服、鞋子、包、化妆品,前不久品类延伸至母婴产品、童装和居家产品等。
无独有偶。据报道,银泰商业集团旗下全国百货门店的半年业绩显示,位于杭州的7家百货店有5家销售额同比出现下滑,下滑幅度最大的达到了12.6%,而惟一出现增长的是旗下的折扣店。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出现在以折扣品闻名的奥特莱斯店内,某家知名品牌在奥特莱斯业绩一直逐月增长,旗下的热门鞋款成为客人最愿意下单的单品,眼下,这家品牌在奥莱店的业绩,已经超过了百货店的正价店铺。
无论是唯品会还是折扣店的火爆,似乎都印证了消费者对打折特卖的热衷。
再来看看家电市场的高端化趋势。业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中怡康的线下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冰箱、洗衣机、空调(合称白色家电)零售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1%、-3.6%、-0.6%,零售额同比分别为-3.2%、1.2%、-0.5%。用大白话说就是,商品出售的件数确实少了,但卖出的钱却没有少那么多,甚至洗衣机品类卖出的钱还变多了,这只能说明消费者购买的白色家电产品整体上更贵了。
中怡康分析认为,白色家电作为典型的功能性产品,节能、健康是基本诉求。总体来看,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已经从单一的功能诉求,扩展至外观设计、健康性能、舒适化享受等方面,而消费关注点的转移正是市场产品结构升级的本质原因。
不只是白色家电,厨卫电器、生活小家电、环境电器等几乎都出现了产品结构升级、零售均价上升的现象。
笔者认为,之所以大多数家电产品出现零售均价上升的现象,正是由于其承载的功能多了,满足消费需求的点多了。虽然价格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例如,以前的定速(定频)空调能调节房间温度,现在的变频空调能更精确地调节房间温度,而且更省电、噪音变小,甚至有的空调还能除甲醛、除PM2.5,这与当今消费者的需求相当贴合。这些新功能也意味着,现在的空调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比老式空调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商品价值量要大,价格当然也就更贵。
这里面也存在一种替代关系。仍以空调为例,变频空调与定速空调的功能相近,互为替代品。五年前,家用1P的变频空调价格基本都在三千元以上,如今,两千元也可以买一台了,价格下降会导致购买增加,变频空调的购买量多了,传统定速空调的购买量就会变少。进而可以推测,空调市场整体零售价比最初只有定速空调的时候要高。
不难发现,家电高端化实际上是其承载的功能变多了,新的功能更多的商品当然会比老的功能少的商品更贵;具体就高端品类来说,即使是高端品类,其价格下调也会带来销售增多。把握好这一规律,对家电厂家和商家或许有用。(邓华东)
注:本人作品,原载于2015年1月13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7版。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