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起全球最完整的泛电商平台后,阿里正隐蔽地踢掉过往发展的梯子,加速从野蛮、粗放的外延增长转向内生增长,并伴随着洗刷原罪的用意。阿里正实行“码上淘”战略。
1、进一步加速从PC到手机等移动端迁移。
“码上淘”的码,就是扫码淘宝。它对应的是移动化世界。难道你会手拿扫描枪——哪怕移动式扫描枪,后端连着PC对着过去的条形码扫来扫去么?
这次受益最大的就是手机淘宝。你会说,淘宝不早就移动化了么,装载量很大了。但是,手机淘宝的业务模式远不够丰富。而且,手机淘宝装载量总有一天也会撞墙,如果不能从中衍生出服务模式,它不会有真正的未来。
何况,刘强东同学正那么积极搞移动,跟微信一对接,一下增长了8倍流量。虽然它不披露基数,但是增长也很快的。马云不快马加鞭,就等着京东平台放大效应吧。
当然,你可以将此视为流行的入口之争。但在我眼里,它远不止这些。
2、从商品运营到大数据运营
码上淘的前端是一支无处不在的“码家军”。你在前端各种环节几乎都无法回避,阿里设计的应用场景,基本覆盖了你产品的生命周期:商品码、码上店、互动码、服务码、媒体码。
也就是说,当淘宝平台所有商品都被纳入码家军,全部关联起来后,平台上的每件商品会因附加的各种信息与数据,变成有生命的东西,在它从工厂到虚拟或现实的货架,从货架到消费者,从消费者再到平台的反馈,每个过程,都是可以追溯、沟通交互,理论上是个无限复现的。
这是一种相对完整的大数据运营。过去理解的数据运营,视角与中心站在平台角度,大部分止于商品端、消费端,忽视了消费者的全程参与,中间的流通环节与商品消费完毕后的反馈环节,往往是被忽视的地带。
想想看,基于上述5码对应的环节,建立一种统一的行业标准或规范的话,那淘宝平台就掌握了平台全部商品的数据运营,这背后价值的挖掘可想而知。淘宝可是全球最大的平台哦。
这真的是一种野心勃勃的计划。我甚至都怀疑,商家是否愿意将所有环节都让渡给淘宝。这里面有太多利益纠结,甚至伴随着部分商业秘密。昨天,面对媒体的提问,阿里COO张勇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3、淘宝净化:消除IPO风险的合规化行动
这点我本来不想说的。但考虑到它日益迫近的IPO,我想,即使我不说,也会有人问,呵呵。
其实,公众可能没有看到,过去一年,淘宝一直在清理门户。许多存在假货嫌疑的商户已被赶出去,当然淘宝不是以暴力的形式,而是不断抬高平台门槛。淘宝不是随便就能进来卖东西的集贸市场了。
你知道,有段时间,腾讯微信上忽然挤满了许多小商户,借助公众号卖东西,那其实就是淘宝清理门户的部分效应。
更多淘宝内容,进入e良师益友网
阿里的“码上淘”战略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