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领导者怎样说话才具有影响力
淄博黄河养护公司 张传华
[文摘] 有的人说,领导者手中有权,不管怎么说话都有影响力。其实也不尽然,权利与说话的影响不完全成正比,运用得当,权利能增强说话的影响力;运用不当,权力也能破坏说话的影响力,这与领导的正式权威和非正式权威有关,它是说话两个影响力的支点,即权力性讲话与非权力性讲话的影响力,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选择,两者交替使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浅谈 领导 说话 影响力
一、影响力有两个支点
从组织行为学的方面看,领导者是群众或组织中能把其他成员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并以自己的威信来引导和影响别人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群体目标的人,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基础是权威,是靠自己所拥有的权威来控制和指挥别人,也只有被领导者接受了这种权威时,一个领导者才能实施有效的领导。
1、领导权威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
正式权威是由领导法定的地位和权利(法定形式上有自上而下的任命和自上而下的选举), 领导者凭借这种合法权力指挥别人,并以奖励与奖惩的方式具体体现这种权威,对于正式权威,人们只能敬畏与服从,哪怕出于被迫,也得接受这种权威。
非正式权威是指不靠法定的权力、地位,而靠领导者自身条件,即思想品德、学识、专长、技能技巧、沟通能力等条件建立起来的崇高威望。被领导者接受这种权威完全是自愿的。
2、领导所拥有的正式权威和非正式权威,是说话两个影响力的支点。发布命令就是建立在正式权威这一支点上的,对别人实展权力性影响,对方不管愿意与否,都得接受。个别谈心才是建立在非正式权威这一支点上的,对别人实行非权力性影响,用情感交流,使对方心悦诚服的接受。我们根据领导者说话影响力的两个支点,把领导者说话分为两种:其影响力,以正式权威为支点的,叫做权力性讲话;其影响力已非正式权威为支点的,叫做非权力性讲话。
二、 说话形式的两种反差
领导者讲话的两种形式,在向别人实施影响力时,呈现着两种不同的反差,权力性讲话的影响力与领导者所应有的权力、地位成正比,这就是说,领导者所拥有的权力、地位越高,与听众的差异越大,说话的影响力越大。反之越小,同样一项决定,由基层领导宣布,就不一定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为基层领导靠近群众,地位差异不大,讲话的影响力就小,如果由上级领导来宣布这项决定,就能在群众中引起很大震动,因为上级领导居高临下,地位差异大了,讲话的影响力也就随之增大。
非权力性讲话的影响力与领导者拥有的权力、地位成反比,这就是说领导者越是平等待人,不炫耀自己的权力、地位,与听众的差异越小,说话的影响力越大。反之越小。谋市局局长到基层参加基层民主生活会,职工普遍反映生活问题,这位局领导讲:“今天召开民主生活会主要给大家商谈伙食问题,由于基层职工担负着繁重的防汛、防凌和维修养护与管理任务,早出晚归,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和生活环境有了改善,但与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不少单位还没有象样的职工食堂,基层职工要求迫切。为此,我们要从构建和谐单位,密切干群关系,关心职工生活,重视职工健康,促进增收节支,塑造良好形象入手,把办好职工食堂作为服务职工,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重要措施认真抓好”。在这段话里,这位局长没有标榜自己的权力、地位,尽量缩小彼此之间的差异,以便平等地进行交谈,由于差异缩小了,说话的影响力增大了,这次民主生活会开得气氛热烈,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问题,也当场解决了不少问题。如果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地位抬高,与群众之间差异拉大,非权力讲话的影响力反而越小了,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三、 两个适应范围及交替使用
综上述,权力能增强权力性讲话的影响力,又能破坏非权力性讲话的影响力, 这种逆反作用,决定了领导者讲话的两种形式的不同范围,其界限是不同混肴的,关于这一点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巴克给“权力”下定义时说的那样,权力是“在个人或集团的双方或多方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形势下,执行强制性控制,因此,不能把商议或劝说视为执行权力的一个方面”。
权力性讲话适应于上传下达,需要强制性控制的场合,诸如发布命令、指示工作、宣布奖惩、执行裁决、新闻发布等等。其要求是:
1、要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申明自己所代表的组织、机关,造成居高临下的态势,充分发挥权力的职能作用。
2、态度严肃认真,语气坚定有力,对所决断的问题一锤定音,不给对方留下犹疑的余地。
3、言简意明,准确无误,不出纰漏,不留疑点。
4、对要点应作必要的重复、强调,给对方打下深刻烙印。
非权力讲话适用于上下沟通,需要交流思想感情的场合,诸如征求意见、协商对话、个别谈心、调查访问、学习讨论等等。要求是:
1、自觉放下官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群众面前,尊重群众,甘当小学生。
2、态度谦和,待人热情,尽量消除对方的敬畏心理,在感情上打成一片,造成一种亲密无间的和谐气氛。
3说话亲切和蔼,,对讨论的问题不轻易下结论,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对事物作深入、精到的分析,令人信服。
4、针对谈话中的情况,及时调节运用肯定、鼓励、询问、查体等手段引导大家围绕既定的议题展开活泼生动的讨论,还可以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话语调节谈话的气氛。
在什么场合用权力性讲话,在什么场合能够用非权力讲话,正确区分、并严格选择两种说话形态的适用场合,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选择、应用不当,就会造成该用权力时不用权力,不该用权力时滥用权力的现象,使一个领导者的权力和个人威望丧失殆尽。选择应用得当,合法的权力合格人的威望各得其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种方式解决一中实际问题,既分工又合作相得益彰地显示出一个领导者的崇高权威。
权力性讲话与非权力性讲话的两种适用范围,界限分明,是不能混肴的。如果把权力性讲话与非权力性讲话作为两种说服手段,在同一个说服对象面前是可以交替使用的,而且在有些时候,能收到特别的效果,某单位人事劳动教育科科长,与基层干部谈工作调动的事,讲了许多道理,这位基层干部就是不同意。最后,人劳科长说:“调动你的工作不是哪个人的意见,是组织做出的决定”。那个基层干部只好说:“组织的决定我服从,希望保留我的个人意见”。在这里用非权力讲话的方式讲了许多道理都没有解决问题,一使用权力性讲话的手段,尽管那位干部是出于被迫,但不得不接受这种权威,保证了领导决策的顺利实行。在有些时候,非权力性讲话又能起到权力性讲话起不到的作用。某公司员工不遵守公司的劳动纪律,公司按照规章制度做出了通报批评,在公司当众检讨的处分决定,但这个青年员工宁可扣发工资,也不肯当众检讨,公司领导找这个青年员工谈心,讲清道理,解除了思想顾虑,这个青年员工主动地在群众大会上作了深刻的自我检查。这是因为权力性讲话虽然具有强制执行性,但缺少感情交流的基础,非权力性讲话注重情感交流的基础,但缺乏必要的约束力。所以,在特定情况下,交替运用权力性讲话和非权力性讲话两种手段,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