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炎: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否应重新评选


 

 

关于古代四大才女的人选与顺序,目前流行三种说法:一是蔡文姬为首,依次是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或者班昭;二是卓文君为首,依次是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三是还是卓文君为首,依次是班昭、蔡文姬、李清照。

 
另外,著名女画家王俊英,还以琴、棋、书、画为评选标准,提出过新的古代四大才女,即蔡文姬、妙观、卫夫人、管道升。
 
从以上种种说法里,我们会发现不是一般的乱,不知是按照时间顺序,还是按照个人成就;若是以成就论,不知是按照“文”的成就,还是按照“艺”的成就。无论如何这些个所谓的“古代四大才女”是不科学的。
 
老赵认为,任何评选标准都不能单一化,既然是评选才女,那就应着眼于“才气”。传统文化意象里,说一个人有才,无非诗词歌赋(文)、琴棋书画(艺),如果考虑到班昭的情况,那就再加一个标准----历史。
 
以上述标准先确定人选,至于时间顺序,倒是无所谓的。
 
有两个人,应该没有任何争议,那就是李清照和班昭。以流传下来的成就而论,易安居士可排第一,班昭排第二。
 
关于李清照,大致是才华最全面的一位,几乎无所不通。宋以后历代均有学者高度评价其绝伦,如宋代王灼说她“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元代杨维祯说她“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师表六宫,一时文学而光父兄者,不得并议矣”;明代杨慎说她“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
 
班昭的成就,凸显在治史上,曾独立完成《汉书》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作为女性,这个成就堪为震古烁今。另外,她也善于赋颂,有《东征赋》、《女诫》等作品传世。
 
蔡文姬似乎也是个热门人选,传世之作有《胡笳十八拍》以及《悲愤诗》等,宋代所刻的《淳化阁帖》收录有她的书法作品,另外,史料里还说她“通音律”,也会治史。然说到对后世之影响深远,则不及上面两位。
 
第四位,老赵以为当推南宋朱淑真。这位女子以诗词见长,且流传后世的作品也是最多的。虽说其生平目前尚不可考,但没有哪位学者敢说朱淑真是历史虚构,更无人敢说《断肠集》的水准不如《易安词》。
 
试问,上官婉儿才有多少诗传下来?
 
卓文君那句最著名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如今尚不能证明就是她本人所作。《史记》和《汉书》对卓文君的记载,仅限于只言片语;葛洪的《西京杂记》不能作为历史依据,其中的讹传不要太多哦。
 
如果上官婉儿、卓文君也能入选“四大才女”的话,那么,比她们两位够条件的女子,那就太多了。比如素有“咏絮之才”的谢道韫,被《晋书》誉为“莫不称美”的左芬,人称“女校书”的薛涛,作“我侬词”的管道升,等等,那岂不是要评选一个“古代十大才女榜”?
 
因此,我们不妨学法红楼梦,搞一个古代四大才女正册和副册。
 
正册:李清照、班昭、蔡文姬、朱淑真。
 
副册:上官婉儿、薛涛、左芬、卓文君。
 
大家以为如何?